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观察复方土茯苓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前后血尿酸、临床症状、安全性指标,评价复方土茯苓颗粒对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通过观察复方土茯苓颗粒对腺嘌呤联合尿酸酶抑制法制备高尿酸血症肾病模型小鼠血尿酸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其对于高尿酸血症的疗效。3.通过对比不同药物处理组对模型小鼠的肌酐、尿素氮水平的影响,观察复方土茯苓颗粒对模型小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4.通过分析不同处理组小鼠肾脏组织变化观察复方土茯苓颗粒对于尿酸造成小鼠肾脏损害的治疗效果。5.通过研究复方土茯苓颗粒对模型小鼠肾脏组织匀浆中IL-1β、IL-6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脏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1.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复方土茯苓颗粒组、苯溴马隆组。复方土茯苓颗粒组给予口服复方土茯苓颗粒,10g/Bid,苯溴马隆组给予口服苯溴马隆片50mg/Qd;20天为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采取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的方法分析病情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2.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成复方土茯苓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苯溴马隆组、造模组、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腺嘌呤联合尿酸酶抑制法制备高尿酸血症肾病模型,造模开始后第7天按组别给予不同施加因素,实验第22天摘除小鼠眼球采血,测定血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并于处死后摘取肾脏,应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肾脏组织匀浆中IL-1β、IL-6的水平,取肾脏行肾脏病理及超微病理的结构观察。结果1.各组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方土茯苓颗粒血尿酸降低水平与苯溴马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方土茯苓颗粒组、苯溴马隆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21%、92.86%,说明复方土茯苓颗粒组和苯溴马隆组疗效相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复方土茯苓颗粒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等实验室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安全性良好。3.复方土茯苓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血尿酸水平较造模组有所下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中,复方土茯苓颗粒低剂量组疗效与苯溴马隆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仍低于造模组血尿酸水平,说明复方土茯苓颗粒低剂量组仍可有效降低小鼠血尿酸水平,高、中剂量组疗效与苯溴马隆组相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复方土茯苓颗粒各剂量组肌酐、尿素氮水平较造模组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中药各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模型小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复方土茯苓颗粒高、中剂量组肌酐水平与苯溴马隆组相比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复方土茯苓颗粒各剂量组IL-1β、IL-6水平较造模组低,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高、中剂量组与苯溴马隆组比较, 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6.实验过程中空白组小鼠体重持续上升,造模组小鼠体重持续下降,各药物处理组小鼠体重治疗后体重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其中复方土茯苓颗粒高、中剂量组与苯溴马隆组对比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经HE染色及电镜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结构,复方土茯苓颗粒三个剂量组对于肾脏损害情况均较模型组有所减轻,病理结果示:复方土茯苓颗粒高剂量肾间质未见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较造模组明显减少。足突融合稍有改善,较模型组轻,轻度系膜细胞增生,溶酶体减少。结论1.复方土茯苓颗粒可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且对于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无影响,安全性良好。2.复方土茯苓颗粒可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肾病模型小鼠血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对尿酸性肾病所造成的肾脏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3.复方土茯苓颗粒能够改善尿酸升高所造成的肾功能损害,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通过抑制IL-1β、IL-6的表达从而减少炎症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