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常见的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性死亡的主要原因,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对急性胸痛的ACS患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的检测,但是大约有30 %的ACS患者没有典型的胸痛症状,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检测亦未发现异常。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以及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目前临床使用的心肌坏死标志物,在心肌坏死后才释放入血,对早期的心肌缺血缺乏诊断灵敏度。近年发现的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和脱氧核糖核酸酶I(Deoxyribonuclease I,DNase I)是对缺血敏感并能早期检测出的理想标志物。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 IMA和DNase I是对缺血敏感并可早期检测出的生化标志物,对急性心肌缺血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对危险分层及预后也有较高价值。研究目的评价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脱氧核糖核酸酶(IDeoxyribonuclease I,DNase 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中的早期诊断作用,以及与病变严重程度、心功能的相关性,并对预后进行评估。研究方法连续性入选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间胸痛发作在12 h内就诊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109例患者,包括6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3例不稳定心绞痛(UAP),并以57名近期无缺血性疾病者为对照组。以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三组;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0<积分<20、20≤积分<40和积分≥40三组。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即刻采血测定IMA、DNase I、cTnI、hs-CRP及射血分数(EF),描记心电图,接受标准化诊断及治疗。对比ACS组和对照组间,UAP和AMI组间IMA、DNase I值差异,并构建ROC曲线,获得区分ACS和非缺血组的最适诊断界值(cutoff值)。将IMA、DNase I、cTnI及ECG单独或联合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IMA、DNase I、cTnI及ECG单独或联合应用时诊断ACS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探讨IMA、DNase I水平与心功能分级、超声学测定的心脏结构、功能指标的关系,评价IMA、DNase I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关系。观察ACS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内病死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 (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继发心衰和再入院的复合终点)发生率,探讨IMA、DNase I在ACS近期预后中的应用价值。同时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等相关指标,询问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和生化指标的不同,并计算IMA、DNase I水平与hs-CRP及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系数。绝对变量用百分比表示,连续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平均值±标准差( x±s )表示,符合偏态分布的用中位数(第1四分位数/第3四分位数)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用协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数据先进行对数转换变成正态分布后再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①AMI组IMA含量(0.625±0.08 ABSU)明显高于UAP组(0.509±0.78 ABSU)及对照组(0.299±0.85 ABSU)(P<0.01),IMA与hs-CRP呈正相关(r=0.489 ,P<0.01);②IMA对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为92.4 %,联合cTnI及ECG诊断灵敏度上升为97 %。③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的AMI患者IMA水平(0.625±0.09 ABSU)明显高于Killip分级1级患者(0.531±0.09 ABSU)(P<0.01),随着Killip分级的增加,IMA水平增高,且IMA与射血分数(EF值)成负相关关系(r=-0.104,P<0.05)。④IMA水平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分别为0.523±0.07 ABSU,0.571±0.09 ABSU,0.602±0.10 ABSU (P<0.01);在积分<20、20≤积分<40、积分≥40组分别为0.448±0.06 ABSU,0.554±0.06 ABSU,0.612±0.10 ABSU。⑤随着IMA水平的升高,各组死亡事件及MACE发生率亦呈明显递增趋势。第二部分:①AMI组DNase I含量明显高于UAP组和对照组(P<0.01), DNase I对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为81.8 %,联合IMA、cTnI及ECG诊断灵敏度上升为98.5 %。②DNase I与hs-CRP(r=0.316 ,P<0.01)、IMA呈正相关(r=0.658 ,P<0.01);DNase I与IMA、hs-CRP有平行关系。③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的AMI患者DNase I水平(4.11±2.13 u/ml)明显高于Killip分级1级患者(2.98±2.19 u/ml)(P<0.01),随着Killip分级的增加,DNase I水平增高,且DNase I与射血分数(EF值)成负相关关系(r=-0.025,P<0.01)。随着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加重,血DNase I的浓度相应增高。④随着DNase I水平的升高,各组死亡事件及MACE发生率亦呈明显递增趋势。结论IMA、DNase I可提高对ACS早期诊断灵敏度,是对心肌缺血极为灵敏的诊断标志物,与hs-CRP、EF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评价ACS患者近期临床预后。IMA与DNase I亦具有正相关性;IMA水平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