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将中风后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针刺配合耳穴压籽的治疗,观察其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结合耳穴加用药物干预是否会增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为临床上治疗中风后失眠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方法:本研究将2014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成都中西医结合医院所收的150例中风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耳穴组、药物组和针刺结合耳穴+药物组(针耳药组),病例数分别为47例、50例、53例。针刺结合耳穴组为针刺体穴配合耳穴压籽治疗,药物组为口服舒乐安定,针耳药组为针刺体穴配合耳穴压籽以及口服舒乐安定,每日1次,总共治疗20天。治疗结束后,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量表评价其疗效,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结果:1.疗效的组间比较:(1)三组间比较:针刺结合耳穴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6%。药物组治愈1例,显效9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针耳药组治愈4例,显效14例,有效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3%。三组疗效相比较,三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P<0.05)(2)两组间比较:针刺结合耳穴组疗效较药物组好(P<0.05)。针耳药组疗效不优于针刺结合耳穴组(P>0.05)。针耳药组疗效较药物组好(P<0.05)。2. PSQI量表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1)三组间比较:三组对PSQI各项成分均有疗效。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无差异(P>0.05);在改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PSQI总分方面有差异(P<0.05)。(2)两组间比较:针刺结合耳穴组与药物组相比,在改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PSQI总分方面针刺结合耳穴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针刺结合耳穴组与针耳药组相比,在改善催眠药物和PSQI总分方面针耳组疗效优于针耳药组(P<0.05)。针耳药组与药物组相比,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方面针耳药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3. PSQI量表治疗前后的组内自身比较:三组在PSQI量表各项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对改善睡眠均有效果。针耳组与药物组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耳药组在改善睡眠障碍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耳药组在改善其他六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针刺结合耳穴组、药物组及针耳药组三组治疗手段依从性及随访依从性高。5.随访期比较:(1)三组之间比较:三组患者两次随访期较治疗前PSQI总分及各项成分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三组在改善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方面有差异(P<0.05)。(2)两组之间比较:针耳组与药物组比较,在改善催眠药物和PSQI总分方面针耳组优于药物组(P<0.05)。针耳药组与药物组比较,在改善睡眠障碍和PSQI总分方面针耳药组优于药物组(P<0.05)。针耳组与针耳药组比较,在改善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方面针耳组优于针耳药组(P<0.05)(3)自身之间比较:三组治疗结束后,PSQI量表差值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两次随访均较治疗后明显上升,但两次随访较治疗前仍有明显下降,各项均有差异(P<0.05)6.安全性比较:三组比较:三组在安全性方面无差异(P>0.05)安全性较强。结论:针刺结合耳穴、口服舒乐安定和针刺配合耳穴及口服药物三种治疗方法对于中风后失眠均有较好的效果,但针耳药组不优于针耳组。加用药物干预对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增强并不明显。在随访期三组效果明显下降,但较之治疗前仍有所好转,效果维持时间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