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辨证论治体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精髓。但是由于传统辨证缺乏客观、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从而影响了中医药的临床与科研发展。自80年代证候规范化研究以来,取得了一定进展,建立了若干证候规范,但是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动态性以及中医证候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多维性,只是规范几个十几个证候名称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提出了“证候要素”这一概念,拟通过证候分类和中医证候要素的提取提高对中医辨证的认识,以便深化临床辨证治疗的研究,提高临床诊疗效果。聚类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及对应分析是证候要素研究的常用数据分析方法,但是这些数据分析方法不能准确判定证候要素,不能明确四诊信息指标和证候要素的对应关系,其结论受到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以高血压病为依托,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二阶证实性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理论探讨、文献研究、临床调查、数据分析,提取了高血压病常见证候要素,分析了证候要素与四诊信息的对应关系,为下阶段建立高血压病证候要素诊断规范提供了数据支持,通过此研究初步探索了二阶证实性因子分析在证候要素提取中的运用,为研究证候要素的组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探索二阶证实性因子分析在中医证候要素提取中的运用;探讨3级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提高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辨证水平。方法:本研究以高血压病为依托,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及现代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634例3级高血压病病人临床四诊信息(包括症状、舌象、脉象)的采集,并通过EpiData软件系统建立相关数据库,应用SAS9.1和AMOS17.0统计软件,运用聚类分析、二阶证实性因子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取了3级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要素,明确了各证候要素与四诊信息的对应关系。结果:3级高血压病中医病性证候要素主要有阴虚、阳亢、内火、热、痰湿、湿浊、阳虚、肝郁神伤、内风,病位证候要素主要有肝、肾、心、脾(胃)等。结论:二阶证实性因子分析是提取中医证候要素的有效数据分析方法之一;3级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内火、热、痰湿、湿浊、阳虚、肝郁神伤、内风、肝、肾、心、脾(胃)等证候要素的提出,有助于临床医师执繁化简,并通过证候要素的应证组合,适应临床辨证的需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充分体现辨证论治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