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动态变化,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与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在ACI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其在ACI中的临床意义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择30例脑梗死(CI)患者为CI组;2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符合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年龄、性别构成方面有可比性(P>0.05)。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浆NPY水平,用化学比色测定法检测血清NOS水平,分别于发病48小时(h)内及入院后第10天(d)各采血1次。对CI组患者进行头颅CT及/或MRI检查,按pullicino法计算责任梗死灶体积。对CI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分别于发病48h内及入院后第10d各评定1次。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CI组与对照组样本间差别的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CI组血浆NPY及血清NOS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双变量间的单因素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检验的显著性水准为双侧检验P<0.05。1、CI组血浆NPY水平发病48h内及入院后第10d均比对照组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与梗死体积、NIHSS评分及入院第10d和发病48h内NIHSS评分的差值没有显著相关。入院后第10d血浆NPY水平比发病48h内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2、CI组血清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水平发病48h内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与梗死体积、发病48h内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入院第10d和发病48h内NIHSS评分的差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入院后第10d比发病48h内显著升高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梗死体积、NIHSS评分及入院第10d和发病48h内NIHSS评分的差值没有显著相关。3、CI组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发病48h内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梗死体积、发病48h内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入院第10d和发病48h内NIHSS评分的差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入院后第10d比发病48h内显著降低(P<0.01),仍高于对照组水平但没有显著差异,与梗死体积、NIHSS评分及入院第10d和发病48h内NIHSS评分的差值无显著相关。4、CI组发病48h内及入院第10d血浆NPY水平与血清cNOS、iNOS水平均没有显著相关。CI组入院第10d和发病48h内血浆NPY水平的差值与血清cNOS水平的差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1、ACI患者血浆NPY水平发病48h内降低,入院第10d进一步降低,但变化不显著。血浆NPY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NPY在CI中的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2、ACI患者血清cNOS水平发病48h内及入院后第10d均显著降低,入院后第10d水平较发病48h内显著升高。发病48h内血清cNOS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3、ACI患者血清iNOS水平发病48h内显著升高,入院后第10d较发病48h显著降低,仍高于正常但增高不显著。发病48h内血清iNOS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提示iNOS可能与神经损伤有关,其水平可以反应CI的严重程度。4、ACI患者血浆NPY水平与血清NOS水平无明显相关但发病48h内和入院第10d血浆NPY水平的变化与血清cNOS水平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