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企业、工业园区搬往农村,再加上农村地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农业面源污染不断扩大,使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刻不容缓。2011年,广西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区”,并确定将漓江流域、桂东南西江流域、桂中红水河流域、北部湾沿海地区作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域。为此,结合2012~2013年广西已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技术经济现状分析及已验收工程项目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适合广西地理、经济、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的推荐处理技术,为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在大量搜集资料及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展开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①对2012~2013年广西已建的969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投资建设状况进行统计分析;②对196座已验收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水水质、污染物去除效果和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③分析工程在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如下: (1)2012~2013年广西已建969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以<100m3/d建设规模为主,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A/O和A2/O为主要处理工艺,建设管网总长度1912.7km。污水处理总投资为55901.28万元,平均单位建设投资7564元/m3,在四种主导处理工艺中,平均单位建设费用排序为A/O<A2/O<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 (2)全区196座已验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水水质波动性大,54%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水存在反硝化碳源不足情况。仅有73%的工程正常运行,39%的工程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在已验收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工艺中,A2/O、人工快渗和A/O三种工艺在保证出水基本达标较稳定情况下,单位投资费用较省,推荐作为广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推广工艺。 (3)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建设、工程验收三个方面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应因地适宜地进行设计处理规模、工艺的选择和工程选址;加快完善污水管网系统,提高污水收集率;完善基层环境管理体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