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经常需要在信息不一致和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非单调推理。经典逻辑以及传统非单调逻辑在这类推理的刻画上并不令人满意,而论辩理论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论辩理论中,完整的推理过程被分解为多个相互冲突的论证,命题的正当性既依赖于论证中的推理也依赖于论证间的冲突。近二十年来,得益于Dung所给出的极简模型和外延语义,论辩理论在冲突的计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忽略了论证中推理的作用。这既影响了论辩扩展模型的构建,也限制了论辩理论的应用前景,更与逻辑学渐行渐远。论辩的结构化研究通过分析和刻画论证内部要素实现论证冲突的描述,不仅揭示了抽象研究未能涉及的部分论辩基本性质,也为论辩理论的现实应用搭建了桥梁,并确立了逻辑在论辩研究中的基础作用,其相应模型被称为结构化论辩系统。相对于目前已有典型系统的高效计算或抽象倾向,本文所构建的可废止逻辑论辩系统(DLA)更关注如何自然地刻画现实推理。全文一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首先从逻辑学视角回顾了论辩研究的历史,然后介绍了论辩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两者梳理出一条"逻辑与论辩混合—逻辑研究剥离论辩—论辩引入逻辑研究—论辩研究剥离逻辑—逻辑引入论辩研究"的历史脉络,指出论辩的结构化研究代表着"逻辑引入论辩研究"的新趋势,最后给出本文的选题意义和架构。第二章重点介绍了现有的形式论辩模型,包括抽象论辩框架和结构化论辩系统。通过对各个模型的述评,我们考察了系统构建的各个要素,包括语言选择、论证构造、冲突定义、击败评估等,为新系统构造做理论上的铺垫。第三章构建了基于可废止逻辑的结构化论辩模型DLA,主要分为基本设定、计算机制和系统性质三个部分。在基本设定中我们严格定义了 DLA的可废止逻辑语义和语法,并在其基础上定义论证的结构、攻击和击败。在计算机制中,我们在Dung的论辩框架中定义论证状态计算,并借用框架划分理论提高计算性。在系统性质中,我们探讨了 DLA逻辑语言的认识论,并从理性公设角度对系统的元性质做出检验。第四章通过实际案例考察DLA的刻画表达能力。一方面,我们使用DLA刻画辩论赛和法律论辩中的现实案例,并在分析中指出DLA的优点和不足;另一方面,我们对以往研究中较少关注的"助产术"式论辩进行了分析,并在DLA中对其形式化。第五章将DLA与典型的结构化论辩系统进行对比,系统地考察DLA的在语言表达、论证生成、优先关系定义、冲突计算等方面的优势与缺陷。第六章是对全文的归纳和总结,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作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