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N糖基化及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主要分为非肌肉浸润型膀胱癌和肌肉浸润型膀胱癌。非肌肉浸润型膀胱癌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巨大经济和心理负担。浸润肌肉后易侵袭转移,危害患者生命。非肌肉浸润型膀胱癌进展为肌肉浸润型膀胱癌的潜在机制目前尚不清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基化参与肿瘤的恶性进展。此外,非肌肉浸润型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方法传统,多年来没有明显的改进,患者依从性差。因此,解析非肌肉浸润型膀胱癌的恶性进展,揭示其中的关键事件,探明糖基化在膀胱癌恶性进展中的具体作用及机制,同时开发新型的膀胱内灌注给药系统,是遏制膀胱癌恶性进展,提升膀胱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重要问题。方法本研究通过凝集素染色及流式细胞术表征膀胱癌细胞系N糖基化水平。并结合流式分选出高N糖基化水平的细胞,运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划痕愈合实验,成球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探讨N糖基化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迁移,以及干性能力的影响。随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继续表征小鼠原位癌模型的N糖基化状态。生信分析发现膀胱癌T1G3向T2进展过程中的关键糖基化基因ST3GAL5,接着实施获得功能和失去功能实验揭示ST3GAL5在膀胱癌恶性进展中的具体作用,并用ST3GAL5下游通路激活剂和抑制剂探讨其中的机制。对于膀胱内灌注新型给药系统的研发,依靠单宁酸将磁性四氧化三铁络合到酵母细胞表面,同时在表面再原位合成有机金属框架,形成能够在外界磁场下驱动的细胞马达。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学以及死活染色等对制备的细胞机器人进行表征,随后研究了其在旋转磁场下的运动情况以及在体外载阿霉素对膀胱癌细胞系杀伤评价。结果实验发现,在2D状态培养的细胞系不同N糖基化水平的细胞在侵袭,迁移,以及干性能力上并无显著差异,然而在3D水平,即小鼠体内膀胱癌模型中,高N糖基化水平的细胞的确位于侵袭肌肉的前沿,表明其高侵袭迁移能力。接着,生信分析数据表明ST3GAL5与膀胱癌恶性进展显著负相关,过表达ST3GAL5能够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干扰ST3GAL5能够促进膀胱癌细胞侵袭迁移。GSEA,细胞系免疫荧光以及组织芯片显示ST3GAL5与ID2表达显著正相关。ID2所在通路激活剂和抑制剂实验表明ST3GAL5部分通过影响BMP4-Smad1/5/8通路来发挥其功能。制备的基于酵母的磁控细胞机器人能够在外界旋转磁场操控下具有优异的运动性能,同时亦能在不同生物液体中保持运动。体外杀伤评价显示运动的载药细胞机器人对细胞杀伤明显强于静止的药物递送系统。结论总之,本研究初步表征了膀胱癌不同细胞系的N糖基化状态,并研究了其对膀胱癌细胞功能的影响。确定了膀胱癌恶性进展过程中糖基化基因ST3GAL5所起的保护性作用以及行使保护功能的部分机制,完善了糖基化调控肿瘤恶性进展的网络,同时为膀胱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新型的基于细胞的运动的给药系统加快了药物与细胞结合的机率,提高了治疗效率,缩短了治疗时间,此外,还可以递送ST3GAL5过表达蛋白或相应通路激活剂进而遏制膀胱癌恶性进展,具有潜在的应用的价值,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图38表1参102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地上高架桥交通路网的不断延伸完善,新建桥桩邻近运营地铁隧道的工程日益增加。近距离桥桩施工势必会引起土体扰动和变形,导致邻近地铁隧道产生附加变形和内力,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构成了极大威胁。基于此,本文依托杭州市风情大道改建工程,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桥桩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纵、横向变形以及管片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建立桥桩施工简化力学
氚增殖包层是聚变堆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氚的增殖和提取,以及尽可能的实现氚自持。氚增殖包层采用球床的形式来盛装和堆积颗粒小球,并且球床所处的聚变堆环境极端恶劣,部分颗粒可能会因为受到多重复杂载荷的影响而发生破碎。因此,研究颗粒的破碎行为以及破碎颗粒对球床性能的影响十分重要。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颗粒破碎准则和颗粒破碎形式提出一种模拟球床颗粒破碎的方法,探究增殖包层球床在单轴压缩状
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新闻事件,而事件作为人类知识的基本单元,对其的相关研究也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事件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通过一定的时间顺序关联在一起。通过对新闻文本进行事件时序关系的识别,可以得到文本中事件在时间上的语义关系,帮助人们更快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同时,通过对事件间的时序关系加以利用,在自动问答系统、自动提取等研究工作中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面向中文突发事件,进行事件
第一部分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STEMI患者的预后及急诊PCI术后慢血流的影响目的:观察有无PAP对急性STEMI患者在急诊PCI术后的短期预后、MACE及慢血流CSF发生方面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633例STEMI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PAP分为有PAP组和无PAP组,并急诊行PCI术,准确记录患者TIMI分级、术后cTFC、病变血管个数、有无CSF等术中情况
两淮矿区广泛分布有高承压富水厚松散层,在此条件下开采,松散层下基岩风化带内原生裂隙异常发育,容易形成连通上覆松散含水层和下部基岩的“下行裂隙”。同时,高水压作用下的煤层采动极易破坏原有的顶板岩层结构,使原有顶板岩层发生断裂破坏,从而形成自下而上的贯穿裂隙,称“上行裂隙”。在“上、下行裂隙”充分发育条件下,裂隙带极易沟通上部松散含水层,从而导致顶板水害的发生。因此,研究“双行裂隙”的产生机理以及发育
目的本研究采用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估吡柔比星(THP)对骨肉瘤模型兔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探讨斑点追踪技术在早期发现THP导致的心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VX2骨肉瘤模型兔44只,随机分为4组:(1)A组为对照组(n=9),单次注射生理盐水15ml,(2)B组为低剂量组(n=9),单次注射吡柔比星2mg/kg,(3)C组为中剂量组(n=1 1),单次注射吡柔比星4mg/kg,(4)D组为高剂量组(n
目的研究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各垂体激素水平与伤后抑郁情绪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mTBI患者67例。应用ELISA实验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垂体相关激素水平,并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至1年进行随访。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抑郁情绪的评定,将SDS评分≥53分的患者纳入抑郁组,剩余患者为非抑郁组。对抑郁组与非抑
人体关键点检测是一种基于图像或视频定位人体各关节点的技术,在计算机视觉中的行为检测、行人重识别、行人行为预测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由于将深度学习引入到人体关键点检测领域,使得人体关键点检测的准确度和鲁棒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目前普遍的网络结构设计中大量堆叠了网络层数使得整体网络的参数量与计算量大幅度增加,越来越难以运用到实际运用中。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卷积模块构成方法以
随着我国众多小型矿山浅部资源逐渐枯竭、国家关井压产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实施,不符合国家安全与生态环境标准、无效益的矿山企业将被关闭,我国处于大量矿井闭坑时期。矿井一旦闭坑,地下水将回充至井下老空区域及井巷系统中,导致地下水位抬升,如果不能及时科学规划管理,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因此进行闭坑矿井地下水流场动态演化研究,对于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闭坑矿井水位回升机理为基础,进行刘
模型修复被视作崭新的流程挖掘技术,通过输入事件日志和流程模型,再分析日志来发现流程模型中产生的偏差,进而达到修复模型的目的。目前,可以通过事件日志来研究系统的真实情况,运用流程挖掘技术得到流程模型。大数据背景下,各类系统产生的数据量庞大并且复杂,在流程运行中往往产生新的活动,导致原流程模型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过程,因此对流程模型进行修复是必要的。现有的流程模型修复方法并未阐述系统化修复的流程,并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