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补气增焓热泵系统的电动汽车协同热管理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sh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汽车是绿色交通和智慧城市的有效途径,电动汽车的安全高效依赖于主要动力部件(动力电池、电机、电机控制器)的热安全性。高集成度、高能效的整车协同热管理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难点之一,也是国际研究热点。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承担着向电动汽车输出冷量或热量的任务,是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热动力核心部件,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由于其优越的能效特性,成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首选。如何改善热泵系统的低温制热性能和高温制冷性能,使其在高温、高湿和极寒等各种气候环境下稳定高效运行,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的瓶颈之一。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以补气增焓热泵系统为核心的电动汽车协同热管理仿真平台,并使用实验数据校准仿真模型。首先以减小系统不可逆损失为原则设计电动汽车协同热管理方法,通过对电动汽车各冷热源动态负荷计算,得到不同环境工况和驾驶工况下汽车热管理部件的温度和负荷分布,然后对电动汽车协同热管理进行整体布局和循环流路设计。随后重点对热管理的核心补气增焓热泵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补气增焓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低温制热工况下系统的制热量和制热COP,并起到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的作用;对于制冷工况,补气增焓技术对系统制冷量有少量提升,但是对系统的制冷COP不利。随后根据实验数据建立补气增焓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补气压缩机模型,只需要辨识5个参数就能够计算出变转速补气压缩机的性能;通过实验数据对补气增焓热泵系统冷凝板换、蒸发板换、经济器、气液分离器、车外换热水箱等模型进行了校准,并将补气增焓热泵系统和冷却液流路以及电动汽车各冷热源都联立起来,计算不同模式下系统性能的好坏。仿真结果表明:(1)夏季制冷工况下,采用中温换热器冷却电池比采用双蒸发器模式冷却电池稳定性更好,且更节能,因此应该在保证电池不超温的情况下优先采用中温换热器冷却电池;(2)电机电控低温余热回收方式有更快的余热回收速度;中温余热回收方式能让热管理系统在更低的环境温度下运行;高温余热回收方式最节能,综合考虑采用高温余热回收方式。最后使用确定的热管理系统对不同模式下的协同热管理进行仿真,主要的仿真模式有高温制冷模式、低温制热模式和快充模式。设计了一套热管理控制系统,以实现模式自动切换和热量的自动调配,使热管理系统在保证安全舒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能。仿真结果表明,协同热管理能够在-20℃~40℃范围内稳定运行,满足热管理部件负荷要求;协同热管理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影响较大,其中过渡季节可以不开启压缩机,此时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最大,约226km,而在高温制冷工况下,因乘员舱较大的热负荷和压缩机的高功率,导致续航里程迅速衰减(40℃工况下衰减到179km)。论文建立了电动汽车热管理从顶层设计到实验平台验证,最后到仿真平台建立和验证的流程,为汽车协同热管理设计运行提供借鉴思路。
其他文献
均热板是一种高效的相变换热元件,因其高导热性、传热面平整、体积小、热流方向可逆等优点在电子器件、光电集热及动力电池等高功率密度的散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厚度减薄,均热板的传热性能和动态热稳定性均恶化严重。因此分析超薄厚度下均热板动态热响应及内部工质传热传质特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理论、实验及仿真分析,从动态热响应、热阻特性、微液膜蒸发、蒸汽腔和吸液芯内的传热流动行为和支撑柱的影响等方
学位
真空系统是用于获得特定真空度的抽气系统,广泛应用于不同工程领域。对真空系统抽气性能预测方法进行研究,以验证真空系统能否达到工艺要求,对于真空系统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硕士论文以中低真空度的真空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考虑不同气体流动状态的理论抽气过程计算方法,与实测结果计算验证,并结合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某真空系统设计阶段的抽气性能进行预测。主要创新点在于:提出考虑不同流态的抽真空理论计算模
学位
球罐因占地面积小、耗费钢材少和工程量小等优点逐渐成为我国战略原油储备库的重要设备。球罐支柱作为其主要的承载结构,由于受到安装施工和土壤等环境因素影响将产生沉降和偏移。沉降和偏移一旦达到一定程度,球罐将因局部受力不均而发生屈曲失稳或破坏。因此本文选取一2000m3的球罐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球罐在支柱沉降和偏移下的静力学和屈曲分析,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总结弹塑性理论、弹塑性本构模型、热—结构耦
学位
Al-Si-Mg合金由于其高的比强度、良好的铸造性能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高真空压铸(HVDC)零部件的制备。产品复杂的结构和冷却系统的设计使铸件各部位凝固条件存在区别,导致铸件局部的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差异。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和研究不同成分和工艺参数下压铸Al-Si-Mg合金的凝固组织,可以指导实际生产中的产品开发和工艺优化。然而鉴于当前计算机硬件、数值模型、计算方法的发展水平,元胞自
学位
随着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化工、船舶、兵器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新型高比强结构材料的需求越加迫切。在满足使役性能的前提下,质轻的高比强金属结构材料有助于提升运载能力、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等。随着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单一金属结构材料已难以满足对轻质高强结构材料的要求,研发具备两种或多种金属特性的异质异构复合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铝/钛复合材料能够充分发挥两种轻金属的优异性能,拓展为一种高比强结
学位
由水和甘油等极性增塑剂与淀粉共混加工所得的热塑性淀粉(TPS)具有全生物质来源、价廉和高透明等优点。然而,TPS塑化不彻底的结晶残余以及冷却时的不均收缩与存储时的返生等原因使其基体凝聚态结构的均一性下降,导致光线折射和散射增加而使TPS雾度增大。如能获得低雾度的TPS则可扩大淀粉在透明材料领域的应用。传统透明高分子材料表面有水汽凝结时易发生雾化导致雾度上升,现有策略多采用在表面构造亲/疏水层或增设
学位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城市建筑耗能逐年增加,在总能耗中的占比也不断提高。在城市建筑能耗中,建筑制冷的能源消耗尤为突出。由于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出现,使用高效且无污染的降温技术来替代能源密集型制冷技术这一课题重要性与日俱增。辐射冷却是一种通过反射太阳光同时在大气窗口对外辐射热量实现冷却降温的方法,具有自发无源、高效等优势,对建立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意义。本
学位
磁制冷技术作为一种无污染、全球变暖潜能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为零且循环效率高的新型制冷技术,是目前替代传统蒸汽压缩制冷技术最具潜力的新型制冷技术之一。目前,应用于室温环境的磁制冷技术大多采用主动回热式(Active magnetic regeneration,AMR)循环,这种循环方式存在磁热性工质轴向导热、回热损失大、运行频率低、系统管路复杂等缺陷。针对以
学位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充电效率下降、充电量少,因此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控制策略愈发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课题选取18650锂离子电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建模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低温快速充电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分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低温充电实验,分析电池充电过程中
学位
超薄平板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能有效解决受限空间内高热流密度设备的散热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超薄平板热管厚度不断减薄,其传热性能恶化,为满足高热流密度设备的散热需求,开展超薄平板热管传热传质特性及强化传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可视化研究等方面对超薄平板热管传热传质特性进行研究,优化超薄平板热管结构尺寸设计,并将其成功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基于导热和工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