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航空性业务收入,作为机场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机场的盈利水平、促进机场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民航业和广东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在得到快速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了新的行业环境变化。面对新的市场机遇和挑战,研究国内外非航空性业务的发展情况,制定白云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战略规划对于白云机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集合研究白云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发展历史和现状,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调查访问,结合本人在白云机场多年的工作实践,研究国内外比较成功的非航空性业务乃至整个空港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对白云机场非航空性业务的发展进行战略管理。本文对国内外非航空性业务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介绍了论文研究的方法、线路和研究的意义,简要介绍了白云机场的概况和非航空性业务经营现状,采用了PEST分析法分析了白云机场发展非航空性业务的宏观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同时对比了新加坡樟宜机场、韩国仁川机场、欧美先进机场以及国内的云南机场集团、首都机场集团和厦门机场发展非航空性业务的特点和趋势,采用了SWOT分析法分析了白云机场非航空性业务的优劣势、威胁与机遇,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分析白云机场非航空性业务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白云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要形成“成为机场营业利润主体、反哺主航业务”的战略定位,制定“五年内利润总额达到10亿元,收入占比超过60%”等一系列战略目标,为保障白云机场非航空性业务发展战略目标顺利实施采取的调整结构、转变观念、培养人才、筹集资金、信息化等各项保障措施。白云机场要建立战略引领的公司管理体系,并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和周围发展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完成机场非航空性业务的战略发展。本文的研究成果,希望可以对白云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的战略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国内其他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战略规划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