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们日趋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包围里,“举目井天,方目片绿”。与城市关系密切的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对城市的生态、经济、社会与人文科学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截止到2017年3月,我国共批准建设国家湿地公园836处,其中正式湿地公园164处,试点672处。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生境,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近距离接触自然的空间,也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出了贡献。由于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时间较短,还处在发展中阶段,所以在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基本情况、园区建设现状以及园区景观生态化设计为切入点,将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合理开发与生态化设计相融合,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景观生态学、环境美学和行为学等理论知识,利用演绎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POE分析调查法和访谈法,量化分析了湿地公园在园区生态环境、景观功能分区、建筑设计现状、植物群落配置、园路设计、景观小品规划和园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制约,针对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结合湿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段,有建设性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1)加强园区监督检查、保护和管理力度;(2)完善园区景观小品设施建设,满足游客使用需求;(3)完善园区道路交通系统,设计人性化园路;(4)改善园区植物配置不合理、增加园区植被覆盖率,营造植物群落丰满、层次清晰的湿地景观效果;(5)完善建筑后期维护规范,保证其使用安全;(6)加强园区规划建设与地域性文化的渗透、融合,增强园区的地域性文化景观建设,使其具有本土化特色;(7)改善园区景观功能区域建设的问题,对未建成的黄河农耕文化区给予规划设计意向,创新提出对生态保育区进行二次分区,设置保育核心区,禁止一切人类活动的干扰,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8)完善公园体系,加强园区管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湿地公园科普研究体系,提升教育宣传力度,提高游客关注度;完善园区景观生态化设计的体系构建,保护园区湿地自然生态景观的完整性,维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以“以点带线”—“点线并行”—“全面发展”的发展手段,逐渐提高园区周边开发深度,建设辐射整个园区的生态旅游带;不断加强对湿地公园的管理,有据、有效的完成湿地公园的监督、检查、研究和生态保护工作等,进一步优化湿地公园建设体系,为今后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后期可持续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抛砖引玉,希望可以为河南省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化建设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