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山湾羊场银多金属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狼山-渣尔泰山中-新元古代裂谷带东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渣尔泰山地区,是与白垩纪构造活动有关的火山热液矿床。西山湾羊场银多金属矿床在EW向和NE向断裂构造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次一级的NE向断裂构造,形成一个构造成矿带。下白垩统白女羊盘组火山熔岩为银矿床的含矿层位,也是元素异常发育的主要范围,主要岩性为流纹岩、潜流纹斑岩、流纹质凝灰角砾岩;勘查区内后期热液蚀变发育,其蚀变种类有主要硅化、萤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磁铁矿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等。钻孔原生晕特征表现为:Ag、Au、Zn、Pb、W高值异常分布连续且集中,Ag、Au、W高值异常主要分布于矿体中、上部;Pb、Zn高值异常主要分布在矿体中、下部,且向下有富集的趋势。Mo、Sb、Cu局部集中分布,高值异常主要分布在矿体中、下部。As、Bi整体零散分布,且分布较分散,有少数几个高值点异常。不同的岩性所得出的分带序列不尽相同,该区利用浓集中心法和分带指数法分别求出火山岩和深成侵入岩的分带序列。综合分析最终得出西山湾羊场银多金属矿床的垂直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Sb-Ag-Au-As-W-Pb-Bi-Zn-Mo-Cu。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Ag与Au正相关较大,Pb与Zn的关系最为密切。聚类分析中,当聚类相关性水平为0.1时,可以分为三类群体,其中Cu、Pb、Zn、As、Mo为类群一,Sb、W、Ag、Au为类群二,Bi为类群三。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成矿阶段。Ag、Au是银矿床的成矿元素,反映出了近矿元素的组合特征。通过因子分析,选取以因子载荷大于0.7得出五个因子元素组合:F1为Cu-Pb-Zn组合,代表了以Cu-Pb-Zn成矿元素组合为特征的矿化阶段,推测为Pb和Zn富集为主的铅锌矿化阶段;F2为Au-Ag-Sb组合,代表了银矿化阶段;F3为As-Mo组合,主要形成As和Mo的硫化物;F4为Bi,代表另一次的矿化阶段,主要形成Bi的硫化物和氧化物;F5为W、Sb组合,代表了另一次矿化阶段。这表明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多阶段的过程,至少经历了五个矿化阶段。由旋转因子矩阵建立了Ag的因子模型:XAg=0.19F1+0.873F2-0.054F3-0.007F4-0.170F5。该因子显示了银矿化与多金属硫化物具有同源、同期的特征。深部找矿评价方面,将该区垂直分带序列与李惠等人总结的分带序列对比发现:①该区西南部ZK13-1中,尾晕元素Mo、Cu在分带序列中也均出现在序列的中上部,而前缘晕元素As、Sb则出现在分带序列的尾部,体现了反分带法则的特征,推测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下部矿体前缘晕与上部矿体尾晕多阶段叠加造成的,根据前缘晕、尾晕共存法则,推测指示深部可能有盲矿体存在。②该区中部ZK15-3、ZK17-1、ZK18-1、ZK21-1的分带序列中,前缘晕元素与尾晕元素叠加在一起,指示深部有盲矿体存在或原有矿体向下有延伸的可能。近矿晕元素Au、Ag在火山岩中均出现在组分分带序列的头部,反映了矿体的剥蚀程度较大。在聚类分析中Ag、Au、Sb、W位于同一组;相关性分析中,Ag、Au、Sb相关性也较大;在F2因子中,Ag、Au、Sb为主要载荷元素,F2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可达28.815%。表明Au、Sb、W元素富集程度与Ag元素的贫富呈正相关。(As+Sb)/(Mo+Cu)元素的累加比值和(As*Sb)/(Mo*Cu)累乘比值沿矿体轴向的变化曲线存在由下降急转为上升的现象,表现出了反转法则的特征,推测该区深部还有盲矿体存在或矿体还有向深部延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