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一种历史悠久、分布面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影响人类健康的同时也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公共卫生难题。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如何控制消灭钉螺是防治血吸虫的一个关键技术。用植物灭螺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灭螺研究的热点,而灭螺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生态灭螺。本研究通过酶促动力学,浅析夹竹桃(Nerium indicum)、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tyllus)和枫杨(Pterocarya stenopt)三种强化感植物灭螺机理,从而初步比较得出植物化感作用灭螺机理。通过夹竹桃、枫杨、益母草灭螺效果试验研究,发现夹竹桃的灭螺效果最好,1g/L的夹竹桃灭螺液第三天就能达到100%的灭螺效果,20g/L的枫杨灭螺液和1g/L的益母草灭螺液都是在第五天达到1 00%的杀灭效果。经概率法计算三种植物灭螺液半致死浓度,夹竹桃灭螺液半致死浓度24hLC501.72 g/L,枫杨灭螺液半致死浓度24hLC5047.63g/L,益母草灭螺液半致死浓度24hLC502.78g/L.本研究中夹竹桃同时抑制了钉螺头足部和肝脏中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胆碱酯酶(CHE),夹竹桃灭螺机理可能是,神经传导受影响,使机体调控紊乱,同时呼吸链受干扰,能量供应不足,使钉螺细胞的正常的生命活动不能完成而死亡。枫杨灭螺机理可能主要是降低SDH的活性,影响三羧酸循环呼吸链,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细胞不能进行的正常的生命活动而逐渐死亡。益母草灭螺的机理可能是降低SDH的活性,影响三羧酸循环呼吸链,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同时抑制了转氨酶,干扰了蛋白质代谢,两种影响使得钉螺细胞不能完成正常的合成和分泌功能,使得钉螺生命活动缺乏必需的蛋白质和酶类,而最终导致死亡。纵观比较三种植物灭螺机理,都能降低SDH的活性,最终导致能量供应受阻而引起钉螺死亡。我认为对于植物化感灭螺机理,影响能量代谢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其次影响到蛋白质代谢和神经传导,从而降低钉螺生命体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