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不同尺度深层土壤水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m85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作为全球典型的半干旱、干旱区域,水分是限制该区植被生长的重要因子,黄土高原土壤经常处于水分亏缺状态。黄土高原天然降水具有降水量少、年际间变幅大、年内分布不均等特点,植物生长期内的降水常常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因此,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动态平衡是保证生态系统可持续、稳健恢复的关键。深入研究黄土高原不同尺度深层土壤水分的空间格局和分布特征是区域水资源评价、管理及植被科学布局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目前黄土高原现状,本论文分别在区域尺度的一条样带和三个典型的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对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状态进行研究,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土壤储水量和有效土壤储水量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小流域内揭示了沟道深层土壤的蓄水能力,主要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揭示了样带尺度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及其两气候区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土壤储水量(SWS5m)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半湿润区5 m深的土壤储水量比半半旱区要高320 mm。半干旱区的SWS和土壤有效储水量(ASWS)在0-500 cm剖面比半湿润区表现较大的变异,半干旱区的SWS1m和ASWS1m随土层增加而增加,而在半湿润区,两者则表现出随土层而不断波动的状态。(2)土壤储水量垂直剖面的分布规律。旱季SWS5m和ASWS5m在100-500 cm的值比雨季小,说明土壤储水量在我们测量的这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SWS1m和ASWS1m在0-100 cm土层表现出很大的波动,说明浅层土壤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降雨、入渗、蒸发等)的影响。(3)分别在样带和两气候区探讨了土壤储水量与各个因子的关系。样带尺度上,SWS5m和ASWS5m在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半干旱区的SWS5m和ASWS5m主要受土壤性质的影响,半湿润区的SWS5m和ASWS5m则受土壤、海拔和纬度的综合制约。在大尺度上SWS5m和ASWS5m是由气候因素、地形要素、土壤性质共同决定的。(4)三个小流域土壤水分分布特征与相关因素分析。三个小流域土壤质量含水量在2.3%和46.6%之间变动,平均值为11.2%,变异系数为53%,属于中等程度变异。沟道土壤水分的平均值比坡面的要高11.6%。沟道水分的变异系数比坡面要高。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坡面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表现出不同形式,三流域阴坡土壤水分均比阳坡的要高。(5)沟道新造耕地有很大的储蓄深层土壤水分的能力,南沟和顾屯治理流域增加的储蓄的水分分别占年均降水的19%和18.9%。
其他文献
本文对抗寒树种邓恩桉(E.dunnii)的组织培养(tjssue culture)和无性系选育(clone select-breeding)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优树邓恩桉实生苗为材料,以芽诱导方法培养完整植株为途径,研
公路桥梁隧道发挥其运输作用时,安全是其重要指标之一,保证了公路桥梁隧道的工程质量.灌浆法是一种建造桥梁和隧道的施工技术,运用灌浆法加固技术能有效的提高施工工程的工程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在近些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城市化建设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路桥施工方面的技术也不断进步,与此同时,路桥施工的过程中也
沥青路面作为公路工程最常采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其是所处地区道路交通系统网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施工实践过程中,其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这与沥青路面基
通过对流域坡面土壤侵蚀机理和规律及植被类型对流域产沙量影响的研究,揭示该地区土壤侵蚀的危害程度和植被退化的原因,寻求建立有效合理植被模式及植物种间搭配的途径,以期改善
通过对马尾松、黑松和湿地松上的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虫口数量变动的系统观察研究表明:黑松上虫口数量和湿地松上虫口数量差异显著,相比之下,黑松上虫口
市政工程属于各城市的关键工程,它是从上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工程事业之一.市政工程不仅影响各城市的排水系统运行状态和城市修建进度,而且也是涉及
锥栗(Castanopsisi chinensis)是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公顷大样地的优势种与建群种,对森林群落的演替和稳定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以DNA甲基化特征为代表的植物表观遗传变
当前,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整体经济形势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道路的拥堵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中心问题,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交通舒适度.相关工作
多疣狭口蛙Kaloulaverrucosa系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姬蛙科Microhylidae。本项工作的观察时间为2003和2004年4-10月;所用标本系1997年5月至2004年10月采自西南林学院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