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0年开始,对人的情感方面的关注逐渐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受到了重视。因此,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情感也成为了二语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开始受到普遍的关注,而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过程的影响便不可避免地成为二语习得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在他著名的“监察模式”理论系统中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设”一说。他认为只有当可理解输入通过情感过滤进入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时,人们才能习得这种语言。Krashen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他关于情感因素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情感过滤对习得的接受性阶段,即输入过程,而忽视了对输出的研究。虽然Krashen(1985)承认有某种强过滤的存在,即由于心理或者情感原因而产生的输出的延迟,但他坚持“情感过滤”和“输出过滤”是不同的概念,因为“输出过滤”的发生是在习得完成之后,所以它不会对语言习得产生任何影响。对此,学术界出现了不同的反响,已有的研究有:Stevick的“情感过滤层”, Swain的“输出理论”, Anderson的“ACT模式”等。作者认为:Krashen的观点是建立在“理解=习得”的基础上的,所以他对情感过滤在输出方面的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学习者输出对促进习得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输出是习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输出涉及到控制加工,涉及到注意力,而情感因素对注意力的影响又是经过验证的。因此,输出必然受到情感过滤的干扰。而且情感过滤通过对每一次输出的各个阶段产生影响也必然对输出发展整个过程产生影响。本文作者不仅从理论上证明了情感过滤对输出具有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实证调查作为佐证来辅助证明。研究的结论不仅为本论文提供了实证论据,而且也丰富了该领域的实证素材。最后,对于如何降低输出中情感过滤的作用,本论文也从活动的组织、教师及学习者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