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陆两优996,C两优396为供试材料,选择肥力中等的水稻田块,设置不施氮肥模式(处理1)、农民习惯施肥模式(处理2)、最佳养分模式(处理3)、超高产模式(处理4)、超高产高效模式(处理5)5种养分管理模式,研究其对早晚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分蘖及株高测定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在水稻生长前期养分供应效果好。在均衡施用氮、磷、钾肥的前提下,处理3和处理5有着较好的长势和较高的分蘖质量,有利于水稻的同化作用和作物产量的提高。2.处理3和处理5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提高水稻根系活力,促进根系伸长效果显著。有机、无机肥适当配施比单施无机肥对水稻根系活力的促进作用效果更好。3.从移栽期到分蘖期水稻各处理干物质累积量差异不大,处理2在分蘖期生物量处于较高水平,但生育后期养分供应不足,在生殖生长阶段干物质累积量增幅却很低。处理3虽然肥料施用量低,但采用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肥料配比合理,干物质累积量在生殖生长阶段增长迅速,说明在均衡施用氮磷钾肥的条件下,基肥,分蘖肥,穗肥按一定比例分施对库的累积效果好于只做基肥分蘖肥施用。4.水稻产量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处理5的产量高于处理2。同处理2相比,处理3施肥量低,但其产量也高于处理2。同对照(无氮处理)相比,早晚稻各小区处理增产率在21.78%-43.18%之间。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穗肥施用的比例,可增加水稻的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合理的氮磷钾及微肥配合施用也是提高成穗数,保证成穗质量和每穗粒数的重要条件,还能提高稻米的品质。5.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在均衡施用氮、磷、钾肥的情况下,有机、无机肥适当配施比单施无机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基肥、分蘖肥、穗肥按一定比例分施增产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