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学译文丛书》的出版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大事,带动了当时的“美学热”与“文化热”。在当代出版史研究上,这套丛书具有重要的出版意义和研究价值。而,目前国内尚未有人从出版方面来研究《美学译文丛书》,本文旨在弥补这一缺憾。本文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从出版背景、出版概况、出版影响三个方面来还原《美学译文丛书》当年的出版情况:在国家政策扶持出版业、“美学热”“阅读热”兴起的氛围下,《美学译文丛书》应运而生。丛书主编李泽厚被称为80年代的精神领袖,其影响力不言自明,李泽厚采用主编个人负责制的出版模式,与5家出版社合作出版了50本美学翻译著作,这些著作涉及了许多西方前沿的美学思潮,让国人开拓了研究思路,催化了“美学热”与“文化热”,帮助了美学学科的建设,其中的思想与方法启蒙了一代人,而且其中有一批美学青年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人文社科领域的领军人物。然而,为了解决“书荒”,主编提出了“有胜于无”的编辑宗旨,致使这本书留下了一些缺憾,比如,选题专于西、拙于东,100本书的选题计划没有完成,部分译文质量不高,有的出版社出版流程混乱引发纠纷等。但是,还原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当时的丛书普遍存在着“好评与争议齐飞”的现象,而且,《美学译文丛书》的启蒙意义远大于其瑕疵,所以从整体来看,《美学译文丛书》的社会效果是得大于失。透过《美学译文丛书》的出版情况追溯,及考察其他大型丛书,比如《走向未来》丛书等的出版概况,我们可以发现,在80年代,这些丛书引领着当时的文化思潮,出版业占据着文化主导地位,而反观如今出版业的边缘状态,我们不免思索:出版业能否通过丛书重树文化主导地位呢?分析后发现,在如今社会中,出版业很难重树文化主导地位,但商务印书馆、江苏人民出版社等依然坚守文化品位,坚持出版具有启蒙意义的丛书等,得到了人们的好评与尊重。出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出版业要始终不忘启蒙大众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