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译员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种翻译学校也越来越受到青年学生的青睐。在很多人眼中,译员从事的是一份崇高的职业,他们穿梭于各种国际会议现场,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涉及的知识领域异常广泛。然而,所有梦想成为译员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口、笔译员,需要哪些条件呢?能够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其实并不多,人们对口笔译仍然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翻译学校传授的是翻译的技巧,而不是进行语言培训的语言学校。只有那些已经熟练掌握了至少一门外语,并且能够用母语进行准确自如表达的人,才能进行翻译的学习。同时,还要求学习者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强烈的求知欲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学习翻译,还需要非常强的自制力和在较长时间内集中精力的能力……当前,国内的译员培养状况不能令人满意。拥有翻译院系的教育机构为数不多,培养质量好的更是凤毛麟角;一些翻译院系的教学没有脱离语言教学的模式;口译和笔译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另外,一个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翻译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欠缺。根据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释意理论,只有在熟练掌握了至少一门外语,并且能够用母语进行准确自如表达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翻译的学习。而语言水平不足的情况,在国内高校的翻译教学和译员培养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中国译员队伍的生力军,是未来的口、笔译员,他们将担负起跨文化交流的重任。对他们来说,首要的学习任务在于经过几年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然而事实表明,这个任务对大多数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完成。除语言能力之外,我们在上文中提及的其他各种能力和素质,也是翻译学习所必需的。这样说来,外语专业的学生要成为一名译员,显得如此艰难。但是,我们不应该知难而退。实际上,我们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其他的进行职业翻译学习所必需的能力和素质,实现一举多得。本文的目标,正是根据释意理论,揭示未来译员在语言学习阶段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根据此目标,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释意理论及其指导下的译员培养进行分析。作为享有世界知名度的翻译院校,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释意理论倍受广大翻译学习者的欢迎,尤其在口译领域。本文也把它作为论述的主线和指导理论。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在于揭示中国背景下,释意理论应用所呈现出的特殊性,以及在此特殊背景中,翻译学习、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第三章主要围绕释意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即利用释意理论,对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未来译员进行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弄清了职业译员培养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之后,我们应该把它们融入到教学大纲中,并通过日常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和获得,探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译员培养模式。通过本文,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口、笔译员的培养献出微薄之力,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多元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