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味子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五味子干燥成熟果实,因其果肉酸甜,种子苦辣,略有咸味,故名为五味子,它有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之分,通常所说的五味子只特指北五味子。五味子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宁神安神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均有调节作用,同时还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保护肝脏等作用。北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木脂素、多糖和挥发油等,目前对木脂素的研究较多而深入,有关挥发油的研究较多集中于提取与成分分析鉴定,而挥发油的生物活性研究与其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机制方面的探讨仍未见报道,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1北五味子挥发油的制备与化学成分分析鉴定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从北五味子中提取挥发油,并通过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组成成分。GC-MS分析共分离出33个峰,鉴定出20种化合物,结果显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烯类,主要包括依兰烯(含量为19.83%)、2,6-二甲基-双环[3.1.1]庚-2-烯(含量为7.18%)1H-benzocyclohtene,2,4a,5,6,7,8-hexahyydro-3,5,5,9-tetramthyl-,(r)-(含量为5.71%)和花柏烯(含量为5.24%)。2北五味子挥发油生物活性的研究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了北五味子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北五味子挥发油抗氧化能力与其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且其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有效清除浓度(EC50)分别为1.49±0.08和0.57±0.09μL/mL用滤纸片法测定了北五味子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北五味子挥发油对三种菌均有抑制效果,且当挥发油稀释为6.25%时对三种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67±0.56、16.67±0.31和8.33±0.11mm,但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大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用MTT法检测了北五味子挥发油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北五味子挥发油对HepG2、HeLa、B16和SY5Y四种实验肿瘤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其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分别为0.16±0.03、0.20±0.05、0.13±0.08和0.29±0.08,表明不同的肿瘤细胞对北五味子挥发油的敏感性不同。3北五味子挥发油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用T-SOD试剂盒测定了肝癌HepG2细胞内T-SOD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了肝癌HepG2细胞内ROS含量及其凋亡,结果表明,北五味子挥发油能够降低肝癌HepG2细胞内T-SOD活性,而使ROS含量升高,此结果提示我们,北五味子挥发油可能是通过增加肝癌HepG2细胞内ROS含量或降低T-SOD活性或二者协同作用来诱导其凋亡的,北五味子挥发油这种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探讨为肝癌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抗肝癌中药开发提供一种的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