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国际分工日益加深,各国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到90年代后,世界进一步向多极化发展,再加上世贸组织等对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和发展起来。特别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依靠地区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为代表的一批区域经济组织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范畴,是战后出现的新现象和新概念。通常是指一些地缘邻近的国家或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了谋求本地区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在彼此自愿地约束自己的部分经济主权甚至相互对等地分享或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的条件下,通过签订协议、规章组建国际调节组织和实体,使部分或全部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使资源在成员国内得以优化配置,实现产业互补和经济共同济繁荣的过程。它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优势互补、联合协作,联接并形成为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而次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相对于区域经济合作而言的,在经济范畴上,它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范畴,并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得到强化。
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包括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理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在一体化的动机、形式、内容、范围、利益及影响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区域化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出现了“新区域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
2009年11月27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元首签署了包括关税同盟、海关法典在内的9个文件,标志着俄自哈关税同盟正式成立,也标志着俄白哈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式启动。
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和特殊性。它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区域内分工协作加强,要求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实现商品、人员、资金、技术的流动,增强独联体地区在国际经济中的总体竞争实力的结果。同时,也突出地体现了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受到严重打击,为了适应全球化进程中各种区域性贸易安排加快发展的趋势,应对来自北美、欧盟,以及可能形成的东亚经济区的竞争,联合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巩固和加强俄罗斯在世界经济总体格局中大国地位的要求。
俄白哈关税同盟的成立将形成一个横跨欧亚大陆,对非洲和拉美地区具有传统的经济政治辐射作用,并能够联合伊斯兰世界,拥有1.7亿人口,石油储量900亿桶、GDP总量2万亿美元,工业产值6000亿美元、农业产值1120亿美元,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12%、出口量占17%,商品周转额达9000亿美元的统一经济体。通过各成员国削减关税水平,减少非关税措施从而降低贸易和投资活动中的各种交易成本,提高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水平,增加贸易创造效应,提高经济福利。并且通过区域组织的建立,对维持地区稳定,增强本地区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俄白哈关税同盟的成立不仅对欧亚大陆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对国际经济政治军事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作为与其接壤的邻国,与俄罗斯边境线长达4300公里,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线长达1300多公里。多年来,中俄、中白、中哈双边贸易额逐年增加,相互投资与合作不断加强,合作领域加快向纵深方向发展。然而,俄白哈关税同盟的成立必将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从短期来看,随着统一关境、统一关税的实施,中国商品必将受到贸易转移的挤压,严重影响我国商品出口到该地区。同时,政治与国家安全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面对的市场扩大了,商机增多了,同时,有效地遏制北约东扩及美国的霸权主义,加快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一个国家,面对近邻区域,主要有两个选择,要么加入区域成为其中一员,要么尽快构建自身的区域组织,与之竞争。就当前这个地区的形势来说,中国只能选择后者。那么,如何利用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俄白哈区域经济的联系,有效地利用俄白哈的关税同盟机制为我国的发展创造机会,提高中国在欧亚大陆、东亚、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构建自身的区域组织至关重要。
同时,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世界GDP排名前30名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区域经济合作,签订了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这些区域贸易安排,对非成员具有排他性,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面临新的挑战。中国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起步较晚,如果不尽快谋划,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为此,一方面,我国在积极调整国内产品结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全力开展双边合作,构建和谐的双边环境,为国内发展创造契机;另一方面,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区域组织,如上海合作组织,并不断完善该组织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打击恐怖主义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丰富合作内容;第三方面就是积极建立并参与一些具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性质的论坛、会议或组织,进一步调整国际合作策略,加强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话语权;最后一个方面就是优先把握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国家利益,抓住入世机遇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迅速进行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高度重视和适应WTO规则日渐强硬化的特点,做到在谋求自身利益和倾听WTO成员意见之间保持平衡。
目前,中国正在同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由贸易区,它们涵盖了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利用好现有的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加强自由贸易区内的经济合作,推进区域内的贸易便利化,有助于中国规避金融危机和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打开新的国际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