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已占据了极其重要了地位。县域经济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综合竞争实力,缩小地区经济社会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无论就人口总数而言还是就国土总面积而言,山东省的20个沿海县级行政单位(本文称山东沿海县市)在山东省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20个沿海县市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3%,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0%。近年来山东省总体经济保持着高速稳步的发展状况,其中省内各沿海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在质和量上都呈现出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和较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宏观上,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微观上,山东沿海县域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逐渐趋于合理,促进了山东沿海县域经济质的提高和飞跃。不断增强的沿海县域经济实力增强了沿海县市政府的财政实力,反过来各级政府通过政府行为又能够统筹促进本地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山东沿海县域经济的发展仍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其进一步协调发展仍要各级政府在宏观层面上统筹规划。由于受到沿海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原有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力度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山东沿海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呈现较大差异性。山东沿海县市间经济社会差距较大,强县较强弱县较弱。无论是从GDP、人均GDP、县市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经济发展内部环境及固定资产投资而言,其他县市距即墨市、龙口市、荣成市都有着巨大的差距。同时各县域间存在着普遍的产业重复和产业雷同现象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进一步影响了山东沿海县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山东沿海县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集中表现为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经济差距明显人均净收入差距较大等等。本文在构建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过程中,选取了3大子系统中的20个单项指标,通过对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及各沿海县域协调发展度综合评价值的获取,从而确定山东沿海县市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得到结论如下:协调发展程度较高的沿海县市(协调发展指数≥1)有龙口市、荣成市、乳山市、胶州市、胶南市、即墨市、寿光市、昌邑市;协调发展程度一般的沿海县市(0.5≤协调发展指数<1)有莱阳市、莱州市、蓬莱市、招远市、海阳市、文登市;协调发展程度较低的沿海县市(协调发展指数<0.5)有垦利县、利津县、无棣县、广饶县、沾化县。因此本文认为,为进一步促进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⑴各级政府应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自身建设,加强政府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制定完善的区域发展制度;⑵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快沿海县市的基础设施建设;⑶加快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品牌,促进跨县域优势合作;⑷构建经济发展软环境及文化教育科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