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是一项新兴的颇有发展前途的环境友好催化新技术。一维纯TiO2及稀土掺杂TiO2纳米纤维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光催化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是一项新兴的颇有发展前途的环境友好催化新技术。一维纯TiO2及稀土掺杂TiO2纳米纤维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光催化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静电纺丝技术得到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制备一维无机氧化物纳米纤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纯TiO2及稀土掺杂TiO2纳米纤维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能,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一定粘度的前驱体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Ti(SO4)2+Gd(NO3)3]、PVP/[Ti(SO4)2+La(NO3)3]、PVP/[Ti(SO4)2+Y(NO3)3]和PVP/Ti(SO4)2复合纤维,获得了制备复合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经过高温焙烧获得了TiO2、Gd/TiO2、La/TiO2和Y/TiO2纳米纤维。采用FESEM、TEM、XRD、TG-DTA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系统地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分散较好,有较大的长径比,平均直径为150-200nm;稀土掺杂TiO2纳米纤维的直径约为50-75nm,长度大于300μm。以甲基橙、罗丹明B、苯酚和感光废液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TiO2、Gd/TiO2、La/TiO2和Y/TiO2纳米纤维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浓度、降解液的pH、稀土离子的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光催化性能有一定影响。通过UV-Vis分析发现:4种光催化剂对不同降解物均表现出一定的光催化活性。掺杂摩尔分数(下同)为1.5%Y3+的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较高,掺杂1.0%Gd3+的光催化剂对甲基橙、苯酚和感光废液具有较好的降解活性,因此,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对不同有机物具有选择性降解活性。
其他文献
α-Fe_2O_3作为一种优良的光电催化材料,在光解水制氢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获得广泛研究。α-Fe_2O_3薄膜可以通过掺杂、表面修饰等对其改性。本论文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α-Fe_2O_3薄膜并在α-Fe_2O_3表面采用生物质(大肠杆菌鞭毛)引导Ni(OH)2进行修饰,分别得到活性较好的薄膜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
2013年,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爸爸去哪儿》(原节目为《爸爸!我们去哪儿?》)。作为一档“帮闲”类娱乐性栏目,它主要服务于亲子关系和观众。节目参与者以3—6岁的幼
X射线荧光光谱法适用于对物质成分分析,可直接对固体(块状或粉末状)和液体样品中主量元素、微量元素进行多元素同时分析。当结合薄样技术时,具有高灵敏度,用样量少等优点。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分析领域愈发关注待测成分复杂和含量低等特点课题,对仪器本身提出更高要求。本课题组由田宇纮教授带领下在全反射X射线荧光分析仪研究基础上对仪器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一台高灵敏度的新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论文对仪
2016年3月15日,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与谷歌人工智能软件“阿尔法围棋”(AlphaGo)在韩国首尔进行第五局对弈,经过5个小时的博弈,最终李世石输掉了本场比赛,围棋人机大战的总比分为1∶4。在与“阿尔法围棋”前三局的对弈中,李世石以0∶3连续失利。3月13日双方进行的第四局比赛中,李世石实现惊天逆转,挽回人类棋手颜面,将总比分改写为1∶3。 智能医疗的兴起 人机大战1∶4的比分让相当多的
由于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点,它将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目前,最主要的主流技术是单芯片加荧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已然经历了从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到如今电子传播时代的更迭。在当前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包括电视传媒在内的各类传播媒体获
由于磷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三苯基膦容易和过渡金属形成络合物,而且是一种强的路易斯碱。由于其亲核性和还原性,三苯基膦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以及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中,譬如Wittig反应、Mitsunobu反应、Mukaiyama-Corey内酯化反应、Appel反应、Staudinger反应以及作为配体形成碳碳键的Suzuki、Heck和Negishi偶联反应等。而过量的三苯基膦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作为安监部门,如何在当前环境下尽快适应新媒体特点,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使其成为安监部门扩大宣传范围、强化宣传效果的最新武器,如何主动运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危机应对
四川青年画家王申勇知名画坛时间不长,却能以高水准、高格调令观者注目,很难得。他生于1972年,第一次看到他的画是在2002年,那是去成都参加“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展”评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