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始于1978年的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中国从一个基于平等和中央集权的资源配置的社会向一个鼓励市场机制和地方分权提供社会服务的系统转变过程中,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行经济效率优先的发展战略也难免造成一些严重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农村医疗保障滞后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目前,农村居民有72750万人之众,占总人口的55.1%,他们一直以来较少感受到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三农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农村改革发展目标已经提出。如何以适宜的医疗保障制度使7亿多农民病有所医,不因病致贫,不因病返贫,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合作医疗,这是农村居民在自愿基础上的互助医疗管理形式。在这个时期,我国合作医疗制度曾经在卫生保健领域取得过巨大的成就,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解决广大农村缺医少药、预防疾病和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农村新的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逐步形成,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和合作医疗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整顿和改革,不少地区集体公共积累明显减少,与公益金相联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济基础受到了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出现了解体、停办的情况。1986年我国覆盖率原为90%的合作医疗下降至5.5%,据1998年卫生部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农村人口中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数只有12.6%,更多的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病无所医成为农村函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疾病和贫困互为因果,中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形势严峻,农村医疗保障严重缺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如何构建与之配套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问题日渐突出,于是我国开始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索。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医疗保障的现状,对农村医疗保障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评价,明确研究的方法、思路、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农村医疗保障的供求因素和医疗保障成功的理论基础及适用条件,依据评价医保模式的绩效指标体系,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政治的各种因素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进行多元化制度创新。   论文运用需求理论、消费理论、供给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分析了中国目前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实际需求和供给。笔者认为,目前的合作医疗模式仍然是社区性的,农民抗御医疗风险的能力不足。同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实情造成了广大农村居民对医疗保障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各不相同,农村医疗保障改革推进与农民需求的现实脱节,普遍存在着“有什么就保什么”的问题。论文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了深入挖掘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结论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应充分考虑多元化的制度安排,不能搞一刀切的唯一模式,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论文指出,在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把握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实情,为了解决不同就业和收入人群、不同医疗保健需求的人群、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医疗需求,应该坚持多种保障模式并存,用不同的保障模式来满足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收入人群的不同需求:对低收入地区和人群应该采取农合加医疗救助的“农合救助互补型”模式;对中等收入地区和人群应该采取以合作医疗制度为基础迅速向城乡统筹转变的“城乡统筹挂钩型”模式;对高收入地区和人群应该强制其参加合作医疗制度,同时鼓励其购买私人医疗保险的“农合商保互融型”模式。要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近郊农民和失地农民考虑实施“城乡一体化保障”模式,考虑农民工城乡双向流动和解决社会矛盾建议对农民工的医保采取“农合城镇自由型”模式。   为了确保农村医疗保障多元化制度的顺利实施,还应该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并加以创新。如农村医疗制度的多元化模式需要减少农民数量,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在稳定与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建立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加大农村农村卫生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形成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等。
其他文献
证券市场中存在这样一类交易者:他们在证券价格上涨时跟随买入,导致证券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而当价格下跌时跟随卖出,导致证券价格的进一步下跌。这种仅仅依据过去的价格变化趋势进
学位
本文以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在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选取制度变迁和人力资本溢出为研究视角,通过将宏观经济转轨与微观行为调整相结合,探讨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