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值税转型政策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消除了资本项目重复征税,还原了税收的中性;另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资本税负,刺激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增值税转型政策下,上市公司的增值税税基缩减,允许企业在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时,在销项税金中抵扣进项税金,促使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增加,基于代理成本动机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随之浮动,而公司治理质量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在转型改革过程中又存在互动效应。 首先,本文在对已有增值税转型以及过度投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增值税转型造成的影响,探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动因,探讨了改善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途径。 其次,本文基于我国实际的情况,通过参考国内外学者最新研究成果,构建公司治理力度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研究模型,分析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并且对比了不同产权性质下,这种影响的程度,之后探讨了公司治理质量提升对转型所造成的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中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实施的“分区分批逐步推进”方式产生了同一上市公司转型前后的以及同一会计期间转型公司和未转型公司的差异,论文基于这一特征和A股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在区分上市公司为转型的“处理组”和未进行转型的“控制组”基础上,通过构建双重差分回归模型检验发现:增值税转型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显著地提高;在增值税实施转型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现象更为严重;在国有企业中,随着国有股比例的上升,增值税转型引发的过度投资程度却在降低;而公司内部治理质量的提升对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起到了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