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国家气象局高空气象资料统计了1980~1995年东北地区850hPa等压面上各向风平均出现的频率和次数及各站平均气温,统计了1951~1980年东北地面各向风平均出现频率和地面平均温度,并对东北二代粘虫(全国三代)发生轻重与东北上空平均风向出现频率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二代粘虫发生程度与20时的西南风出现次数成负相关,相关极显著,而与其他方向的风相关性均不显著。辽宁省二代粘虫发生与20时西南风成显著的负相关,与南风和东南风成显著的正相关。因此认为东北二代粘虫大发生虫源从南方迁入的可能性很小。 风向统计结果表明,东北地面和高空均以不利于迁入种群回迁的西南风、南风、西风、及西北风为主,而有利回迁的北风和东北风出现的次数少、风速小、连续时间短。高空风尤其显著。地面温度6~9月均在多数昆虫迁飞适宜温度范围内,不是决定因素,850hPa高空温度6~8月适宜迁飞,随后逐渐下降不利迁飞。 利用国家气象局高空气象资料、历史天气图和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病虫测报处提供的虫情资料及吉林省病虫预测预报资料(1975~1984),分析了黑龙江大发生的1978年、吉林大发生的1980年、吉林长春地区大发生的1981年以及普遍轻发生的1982年东北各地二代粘虫蛾的去向和大发生地区二代粘虫的虫源。结果表明,东北二代粘虫迁出后去向不定,主要迁往日本海、黄海、渤海,大、小兴安岭及以西以北高山区和低山区等不利继续生存繁殖或以后更不利回迁的地区,而回迁到我国华北的机率极小。据此认为,东北昆虫迁飞场一般年份具有显著的Pied piper效应。东北二代粘虫的大发生虫源主要来自东北各地,一部分是本地存留,另一部分是东北境内的短距离迁飞或迁出后折返所至。盛蛾期的不利天气系统是造成存留的主要原因,风向的反复多变,尤其是气旋的频繁过境使得迁出种群难以成功迁离东北地区,从而形成了东北地区的Pied piper效应及二代粘虫的大发生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