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枳壳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r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性微寒,味苦、辛、酸,归脾、胃经,主治胸胁气滞、食积不化、胀满疼痛、痰饮内停、脏器脱垂等症,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木部中品,为六陈之一。枳壳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挥发油、多糖类。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多,且研究认为其是枳壳发挥药效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抗炎、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免疫抑制等作用。因此本文选择枳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对其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开展了以下内容:1.枳壳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通过95%乙醇加热回流法对枳壳药材粉末进行提取,并采用石油醚和正丁醇对其提取物进行萃取,运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和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得到7种已知化合物,分别为陈皮素、川陈皮素、红橘素、柚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和柚皮苷。2.黄酮类化合物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的活性筛选及构效关系分析对以上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MTT法对其抑制LPS诱导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抗炎活性进行筛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 LIS A)测定原代小胶质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7种黄酮类成分中苷元活性强于苷,且红橘素和川陈皮素活性较强,二者结构分别为5,6,7,8,4’-五甲基黄酮、5,6,7,8,3’,4’-六甲氧基黄酮,川陈皮素在C环比红橘素多了个3’甲氧基取代,甲氧基取代可能在抗神经性炎症上起重要作用3.红橘素的抗神经性炎症机制研究以红橘素为研究对象,建立LPS诱导的原代小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瘤BV-2 细胞株模型,应用 Griess 法、ELISA、RT-PCR 及 Western blot 方法探讨枳壳中红橘素抗神经性炎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红橘素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内iNOS、COX-2的蛋白表达和NO、PGE2的释放;可剂量依赖性抑制TNF-α、IL-1 β和IL-6基因的表达,能抑制MAPK磷酸化水平,且对MAPK中的三种蛋白ERK1、JNK和p38均有作用;抑制NF-κB的核转位。本论文研究表明在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枳壳中,红橘素为比较重要的黄酮苷元。红橘素可抑制LPS刺激小胶质细胞活化分泌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NO,且通过抑制NF-κB和MAPKs两条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神经性炎症的作用,为枳壳黄酮类成分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有力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