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作品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llyc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结合历史的、社会的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王尔德作品中的道德内涵。尽管王尔德一贯坚持艺术与道德无关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但是我们在其作品中却发现王尔德塑造的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其实一刻也没有失去其道德特征。他在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艺术形象如童话中的快乐王子、自私的巨人,小说中的道连等,不仅没有离开道德的基础,相反,他们与社会、道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王尔德的戏剧创作中,他正在逐步放弃他所坚守的唯美主义艺术原则,而越来越走向关注社会、关注道德的现实主义艺术。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了王尔德的艺术主张与其艺术实践的不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他基于道德的艺术创作主张的转变。 第一章:王尔德认为,艺术要与道德分开,并把这看成他的唯美主义艺术的基本主张。尽管他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按照自己的唯美主义原则塑造艺术形象,但是,即使那些所谓的唯美形象,也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的道德现实。其实,王尔德企图通过艺术手段把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从道德现实中脱离出来,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对道德有深切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他塑造的唯美艺术形象也违背其意愿地有着道德的前提。正是这一点,说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只能是一种艺术理想而无法在艺术创作中真正实现。在他的童话中,王尔德最先用这种素朴的艺术形式进行唯美主义的艺术实践。但是我们从他创作的童话中发现,王尔德按照唯美主义艺术原则创作的并不是超越道德现实的童话形象,相反,他创作的童话仍然同宣扬美好理想和以教诲为目的的传统童话没有本质的区别。他创作的童话无法避开崇高的道德主题,也无法回避塑造以教诲为目的的道德形象。从整体上看,他塑造的童话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现实道德基础,而且其艺术美也同道德原则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他的童话的教诲功能同传统的童话别无二致,都是通过塑造道德榜样来强调童话的伦理价值。例如,快乐王子与小燕子的行善,自私的巨人从自私到无私的转变,忠实朋友的道德含义,还有打鱼人灵魂的放逐与回归,这些无一不是王尔德在童话中塑造的道德榜样,用来说明某种道德原则。这些形象并没有成为王尔德所谓的唯美的艺术形象,相反,他们都是体现某种教诲功能的道德榜样。在一定程度上,王尔德塑造的童话形象都是现实道德的典范。王尔德在主观上企图塑造所谓超越道德的形象,在客观上却在道德的层面上塑造了体现某种道德原则和伦理价值的艺术形象。实际上,王尔德的艺术实践违反了他的艺术理想,他在主观上虽然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但在客观上却塑造了同现实相联系的道德形象。这表明,在童话中,尽管王尔德一再坚持唯美主义的创作主张,但是他的艺术创作还是否定了他的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艺术理想。 第二章:王尔德在童话创作中始终坚持唯美主义艺术的创作思想,也希望创造出超越道德的唯美艺术形象,但是艺术实践却证明王尔德不仅不能创造出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甚至还在他的创作中体现了某种道德原则。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他所坚持的唯美主张。童话如此,小说亦然。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The Portraitof Dorain Gray)中,尽管王尔德企图去塑造道连这一唯美的艺术形象,但是我们却发现道连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他总是和现实社会保持着种种道德联系,他作的恶本身就表明他无法脱离现实道德而存在。 为了实现其艺术不涉及道德的主张,王尔德用艺术的手法把体现道连道德中恶的方面转移到画像中去,从而把它们隐藏起来。这样从表面上看,道连就是一个唯美的艺术形象,因为他身上的恶和作恶应得的惩罚都与他无关,甚至他的外貌都未曾改变。然而,王尔德企图转移道连的恶而实现其唯美的追求并不能真正改变道连在现实中的道德特征,回到现实中的道连也仍然无法摆脱道德的影响和道德的惩罚。承载了道连身上的道德污点的画像是王尔德为实现其唯美艺术主张的一种艺术探讨与实践,他想借此方式来实现他的唯美理想,即把道连的道德污点转移到画像上而塑造道连这个唯美形象,借画像来消解道连的某些道德特征。但是这种人为的干预并没有消除道连身上的道德特征。王尔德让画像去承载道连的道德恶的方面,目的就是要塑造道连完美的艺术形象,但是,他还是做不到通过画像把道连同道德现实的联系割裂开来。由于道德上的恶转移到了画像上并累积起来,本来没有道德羁绊的道连在看到画像的变化后,也无法承受道德的重压。道连最后刺破了画像,其实,他刺杀的正是自己,这种艺术自杀是他无法承受道德重负的必然选择。毫无疑问,道连是王尔德主观上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中力图塑造的唯美艺术形象,但实际上道连仍然不是一个超越道德的艺术形象。 第三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王尔德在创作道连这一唯美艺术形象后,他的艺术追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即从他所坚持的唯美主义艺术立场向现实主义艺术的转变。《莎乐美》(Salome)是王尔德创作的第一部戏剧,也是这种创作转变的明显标志,在王尔德的戏剧创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王尔德在创作《莎乐美》这部戏剧的时候,主观上仍然企图坚持他的唯美主义艺术思想,但是我们发现他在塑造莎乐美这个艺术形象的时候,已经在逐步地放弃他的唯美主义艺术而向现实主义艺术转变。莎乐美就是王尔德企图在戏剧中塑造的体现其艺术主张的唯美形象,但是她与此前的艺术形象已经有着本质的不同。王尔德无法通过艺术的手段,把生活在道德现实中的莎乐美塑造成像道连那样的形象,因为他无法消除隐藏在莎乐美身上的道德特征,也无法割断她与道德环境的联系。莎乐美是其继父心中艺术美的形象,但是她身上强烈的道德特征使她逐步地脱离了唯美的形象,而变成道德的形象。主要原因有:①莎乐美始终处于复杂的伦理道德环境中,她既受到先知的谴责,又受到继父乱伦的威胁,她根本无力也无法斩断同伦理道德千丝万缕的联系。②先知把她看成是“乱伦之女”(daughter of an incestuous mother),这本不应该由她承担的道德责任无情地落在了她的肩上,使莎乐美这个人物形象的道德特征得以加强。王尔德本想塑造的唯美形象也逐步演化成了道德形象,一方面是莎乐美本身所处的环境使然,另一方面又暗示着作家思想上的转变。可以说,通过莎乐美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发现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已经逐步转向了现实主义艺术。正是由于这种转变,作家对道德问题的关心日益扩大。此后,王尔德的艺术创作就基本脱离了唯美艺术的轨道而转入现实主义艺术。他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离伦理道德的社会现实越来越远。这种变化表明王尔德的创作逐步从对唯美艺术的追求过渡到对社会现实的揭示。我们在王尔德的创作中甚至发现作家正在逐步地放弃他所坚守的唯美主义艺术原则而回归到了社会的现实立场,莎乐美的形象塑造就是这种立场转变的结果。王尔德随后创作的四部社会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LadyWindermere’s Fan)、《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理想丈夫》(An Ideal Husband)以及《认真的重要》(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就是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具体表现,并且所涉范围越来越广,如婚姻、家庭、政治等,而这些问题是他以前几乎没有涉及过的。《莎乐美》之后,王尔德逐步转变成为现实主义的戏剧家,从此,他的艺术实践越来越关注社会、关注道德。
其他文献
第17届东亚及西太平洋电力工业协会大会(亚太电协大会2008)还有3个月即将举行,筹备委员会为探讨气候变化这个议题作好准备,并宣布多位全球卓越的演讲者已落实出席会议。 The
期刊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是美国当代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美国犹太文学的重要支柱。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过程中,“异化”在其作品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由《
作为一个长篇小说家、诗人,托马斯·哈代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但是作为一个出色的短篇小说家,哈代往往为人们所诟病。哈代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它们不仅是他的
黎紫书被公认为是当前最具影响力的马来西亚华人作家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新生代马华本土作家。其作品几乎斩获了海内外所有华文文学重要奖项,深受普通读者与学术研究者的欣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二十世纪末以来,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新诗由昔日的中心一步步走向了当下的边缘。时至今日,新诗边缘化已成既定的事实。本文在对新诗边缘化的考察以及对以往有关新诗边缘化
不满言语行为是学龄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为达到某种目的或期望的,易造成交际关系破裂的,带有面子威胁的言语行为。目前国内关于汉语不满言语行为的研究还不
数字缩略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构造新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汉语词汇学中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但迄今为止,大家对它的关注程度和研究的深度均显不足。   本文以现代汉语数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