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僵局的司法解除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同僵局问题在实务交易中广泛存在,合同陷入僵局会引起双方利益失衡、交易效率低下、社会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司法实践中支持违约方主张解除合同的案例为破解合同僵局纠纷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传统观念中,除基于约定事由解除外,消灭合同权利义务、结束合同“生命”的权利只能由守约方行使。但随着合同僵局纠纷中违约方申请解除合同的案例逐年增多,在特定情形下违约方是否可解除合同的问题不仅成为了司法实务中的争议难点,也引起了立法届和学术界的关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采用了实证研究、文献研究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合同僵局纠纷的典型案例——“新宇案”为例,引出了合同僵局的讨论话题,通过“新宇案”分析了破解合同僵局的必要性,并通过对比得出违约方向司法机关申请解除合同的司法解除模式是化解合同僵局纠纷的最佳途径。并由此提出如下讨论问题:1.违约方申请解除合同的司法解除模式是否具有合理性?违约方能否享有申请解除合同的权利?2.若享有,其申请解除合同有何法律依据?3.违约方若可申请解除合同,行使权利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本文整理了相关学术观点,并与反对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辩论”,从以下几方面论证了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规则的合理性及必要性:1.赋予违约方申请解除合同的权利并不必然会诱至道德风险。诱使违约方选择违约的一般都是经济因素,与利益挂钩,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规则不会成为合同当事人选择违约的决定因素。同时,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需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加之违约本身及诉讼程序等成本制约,并不足以起到鼓励违约的社会效果;2.赋予违约方申请解除合同的权利符合合同法基本精神。“违约”概念本身虽代表了法律的否定评价,但并不可因此而得出违约方解除合同便是不正义的,合同当事人双方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承认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权符合公平价值,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破除合同“僵局”,在避免给违约方造成过多负担的同时也能较好的平衡守约方的利益;3.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实践价值,对解决合同僵局问题具有其他现有规则不可涵盖的实践作用;4.域外法经验提供了良好借鉴。效率违约理论虽与我国合同体系不符,但其对效率价值的重视和追求、对违约方的平等对待以及“增进社会福利、避免资源浪费”的思想确有一定合理性和可取性。针对“违约方申请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据”问题,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法律解释等方法得出“《合同法》第94条和《合同法》第110条都不足以成为法院支持违约方解除合同的裁判依据”的结论,并指出“《民法典》第580条第2款可以作为合同僵局下违约方申请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据。”针对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的适用条件,本文也进行了详细讨论,指出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权不同于一般法定解除权,其行使必须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结合司法实践和现有规则,本文提出违约方主张合同解除至少应满足四个方面条件,即债务类型为非金钱债务;违约方不存在恶意违约情形;守约方不解除合同对违约方存在明显不公平;程序上需经诉讼或仲裁行使。
其他文献
国内资本市场日趋繁荣,市值管理成为上市公司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同时股东价值最大化也被纳入价值管理体系。然而,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处于不断发展中,市场的信息弱有效性使得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所创造的实际价值并不能完全匹配,由此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以往理论及实证研究认为,股权激励是市值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水平而言,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一般理论认为,股权激励可以有效缓
学位
自改革开放起,我国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就对银行业不断地实施改革举措,各阶段的改革措施效果显著。进入新时代,经济大环境再次发生变化,商业银行改革需在新的要求下进一步深化。2019年“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金融改革发展的长期战略被首次提出,该战略的核心是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其中调整金融机构体系与优化融资结构与银行业高度相关,其目的是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了实现改革目标,
学位
可转债作为具有股和债双重性质的产品,近两年市场对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数据显示,2015-2020年可转债市场首日平均收益率为13.52%,2020年甚至高达19.99%。超高的收益率、较高的中签率以及零成本的打新使得可转债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对于可转债的研究较少,更多的是基于理论以及定价层面的。本文通过结合IPO上市首日收益率的研究,再根据可转债自身独有的特征,对可转债上市首日收益率影
学位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投资者保护愈来愈重要,同时也是衡量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为减少金融市场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差异,投资者适当性义务提出要求,金融机构将符合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推荐给客户,以达成金融产品和投资者之间的匹配度,在此本质上体现了投资者保护的理念。在商业银行领域,适当性义务的履行是金融产品特性、合同缔结过程以及交易双方需求的结果。但是由于金融创新及资本市场固有限制,处于信息弱势的投资
学位
广义范畴下的“影子银行”是一种金融体系,该体系与传统正规银行体系并行,同样提供着金融借贷服务,这一“影子银行”的概念于美国次贷危机期间由太平洋资管公司的麦卡利所建立。影子银行也被认为是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幕后推手,在金融危机后迅速成为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子银行规模的测算、主要风险点,影子银行对国家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稳定、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以及强监管能否有力地遏制影子银行的无限制
学位
IPO抑价率始终是资本市场新股发行的重点研究问题,在国内和国外资本市场都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中国的沪深两市资本市场,IPO抑价率普遍在50%以上,是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数倍甚至十几倍,抑价率平均水平会超过100%,甚至高达273.56%和253.47%。IPO高抑价率背后往往是IPO制度的影响所致。在中国股票市场新股上市制度的演变历程下,IPO抑价率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2019年开始试点注册
学位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主体通过虚假陈述行为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的事件层出不穷。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市场的交易秩序、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也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伴随着投资者维权意识的提高,该类案件的数量在近几年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涉及人员众多、赔偿总额高、社会影响大。在司法审判实践中,虚假陈述类案件的焦点问题较其他证券纠纷类案件更加清晰集中,但虚假陈述行为、因果
学位
2019年3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允许采取表决权差异安排的公司在科创板申请上市。在实践中,表决权差异安排普遍表现为双重股权结构,即将公司股份划分为普通表决权股与特别表决权股两种,其中前者具有“一股一权”的普通表决权,往往面向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等公众投资者,而后者则具有“一股多权”的特别表决权,往往面向创始人等高管团队。由于特别表决权股东所持特
学位
本文研究的问题为我国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规则的探究与完善。本文主要试图从我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立法现状及侵权责任认定的现状角度出发,对虚假陈述侵权因果关系的双层因果关系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在事实的因果关系中区分"积极"与"消极"两种不同的类型,以期促进相关立法的深入和完善。本文的正文部分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中以一种概括的方式介绍了我国当前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的立法及司法现状,并且在此基础上
学位
长期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强调刚性兑付的兜底性保护,人为压制住了违约债券兑付不能的市场风险。随着近年来金融市场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债券存续期间存在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债券违约逐渐走向常态化,市场信用风险的冲击加剧,损害债券持有人合法权益的违约事件时有发生。在违约债券处置逐步市场化的情形下,我国债券市场的规制完善本应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但是现实中作为债券投资者核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