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脑压板对脑组织进行牵拉,运用微透析技术对脑牵拉局部脑组织进行监测,动态收集细胞外液(ECF)中生化物质。研究不同脑牵拉力、不同脑牵拉方式对牵拉局部脑组织生化代谢变化的影响,探讨微透析技术在监测脑牵拉局部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中的应用潜力。研究方法:取成年家犬10只,分为脑牵拉组和自身对照组。麻醉后手术开颅,剪开硬膜,根据脑压板不同牵拉力(20mmHg、30mmHg、40mmHg),不同牵拉方式(持续牵拉、间断牵拉)对颞叶进行牵拉。应用微透析技术动态收集犬脑牵拉局部细胞外液(ECF)透析液。观察其葡萄糖含量([Glu]d)、乳酸含量([Lac]d)、甘油含量([Gly]d)和谷氨酸含量([Gluta]d)的变化,并计算乳酸/丙酮酸比值(L/P)。研究结果:①分别用20mmHg、30mmHg、40mmHg的牵拉力对脑组织进行牵拉,牵拉前1小时透析液去掉,牵拉后每0.5小时收集一次透析液,共收集5小时。对透析液进行生化分析,不同的脑牵拉压力引起了不同程度的脑细胞外液中[Glu]d、[Lac]d、[Gly]d、[Gluta]d改变。脑牵拉后[Glu]d有不同程度下降,各牵拉组之间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及牵拉前相比相差显著(P<0.05)。[Lac]d在脑牵拉后则上升,各牵拉组之间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及牵拉前相比相差显著(P<0.05)。[Gly]d在脑牵拉后缓慢上升,各牵拉组之间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及牵拉前相比相差显著(P<0.05)。[Gluta]d在牵拉后细胞外液改变较早,各牵拉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各牵拉组之间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及牵拉前相比相差显著(P<0.05)。L/P比值变化幅度较大,各组间对比并与对照组及牵拉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②采用不同的脑牵拉方式(持续牵拉和间断牵拉)对脑组织进行牵拉,持续牵拉ECF中[Glu]d、[Lac]d、[Gly]d、[Gluta]d、L/P比值变化更为明显,持续牵拉和间断牵拉进行对比,并与对照组及牵拉前相比相差显著(P<0.05)。研究结论:1.不同脑牵拉力产生了ECF中Glu、Lac、Gly、Gluta含量和L/P比值的不同程度改变,Glu含量降低,Lac、Gly、Gluta和L/P比值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脑牵拉力越大,变化越明显。这种改变与脑压板牵拉脑组织后局部脑组织缺血有关。2.采用不同牵拉方式(持续牵拉和间断牵拉)对脑组织进行牵拉,持续牵拉脑组织比间断牵拉脑组织产生了更为严重的脑损害。间断性脑牵拉优于持续性脑牵拉是由于每隔数分钟,脑组织有短暂的再灌注,脑组织缺血相对较轻。3.微透析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全新的监测手段,能够对脑牵拉局部生化物质含量变化进行持续、动态的代谢监测。4.脑内微透析技术可以做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监测牵拉性脑损伤产生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