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移民,华侨华人不仅是地理上的迁徙者,更是文化上的迁徙者,置身于异域空间和异质文化中,文化的冲突和身份的失落常令他们困惑不已。可以说,认同,是困扰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要问题;认同研究,是海外华侨华人研究中的重要话题。以往的研究多从政治或文化的视角展开,研究方法及资料多借助纯理论框架的建构并佐以社会学调查资料的剖析。本文则尝试从文学的角度进行观察,运用菲律宾华文文学中有关“认同”的书写,从不同时期菲华文学对自我、乡愁(故乡家国)、他者(住在国国民)的不同表达的解析中,梳理出战后菲律宾华侨华人认同变迁的脉络。全文分三个时期展开论述:一、从1946年菲律宾共和国独立到1975年中菲建交:战后初期,赴菲华侨移民未久,对祖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并抱有强烈的落叶归根的心理。独立后的菲律宾在政治上亲美亲台,断绝了与新中国的外交关系,导致在菲华侨形成了“海外孤儿”的心理;经济上推行民族主义的“菲化”政策,对华侨经济的排斥和打击使华侨生存面临困境,强化了其作为流寓者的苦难感和漂泊无依,也使得华侨认同进一步系于祖国而与菲律宾疏离。表现在菲华文学作品中,这一时期有关华侨的“自我的表述”往往是无所依傍的“出外人”、菲化下挣扎求生的底层人;对乡愁的书写则因为在异域的受伤与失落而蒙上了温暖的色调甚至染上了理想化色彩,体现了游子思念故乡并渴望回归的心理;“他者”则多为一些行为或道德有所缺失的负面形象,这种对立式的描写体现了华侨与住在国社会及国民的距离感及抗拒心理。总之,这一时期菲华的典型形象即为“浮萍”,无根的苦难强化了其回归的心理,其政治及文化认同都指向中国。二、从1975年中菲建交到2000年:1975年中菲建交以后,华侨大量成批归化入籍,“华侨社会”转变为“华人社会”。从“华侨”到“华人”,政治认同实现了转变,文化认同则进入了一个痛苦的调整期。表现在菲华文学作品中,这一时期有关华侨的“自我的表述”不乏被撕扯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夹缝人”;对乡愁的书写则随着国籍身份的转变,从真情实景的故乡怀旧转变为概念化书写、家国同构的文化乡愁;而对“他者”的描写也不再是一概脸谱式的负面人物,而出现了一些正面形象,甚至也有作者以同化式的描写,塑造了一些具有“华人化”特点的菲律宾人物。总之,这一时期菲华的典型形象即为纠结于两种法律身份、两种文化背景之间,寻根的“夹缝人”,政治认同转向了菲律宾,文化认同仍指向中国。三、2000以来的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融合观念在菲华社会广泛传播,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华裔新生代的成长,融合已成为华社共识。接近主流族群并与其文化进行对话,菲华的文化认同也日益倾向菲律宾。表现在菲华文学作品中,这一时期有关华侨的“自我的表述”更多的是“我是菲律宾人”扎根于斯的坦然;对乡愁的书写已不再局限于祖籍国中国,作为第二故乡,菲律宾成为了华人的第二种“乡愁”;而对“他者”形象的描绘则更加真实生动,嵌入了华人融入式的诉求,菲律宾人成为了“家人”和朋友。总之,这一时期菲华的典型形象即为落地生根且生生不息的“蒲公英”,政治认同转向了菲律宾,文化认同也开始转向吸纳了中华文化元素的主流文化。总的来说,通过考察菲华文学作品中对于自我、乡愁和“他者”的书写,我们可以大致清晰地梳理出战后菲律宾华侨华人认同变迁的脉络:战后初期的华侨,仿佛漂泊无依的浮萍,渴望“落叶归根”于中国;中菲建交后从“华侨”过渡为“华人”的“夹缝人”,挣扎于两种文化之间,认同迷茫;21世纪以后,在族群融合的大背景下,华人就像“落地生根”的蒲公英,认同转向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