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越来越多的被各国人民所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更多的去感受和了解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译者能否恰当得体地翻译少数民族旅游资料以及文学作品,直接影响其特色文化传播程度的高低。因此,提高特色文化的翻译质量对于传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从而对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凉山风》译本为个案的彝族特色文化为例,对现行的翻译方法和译文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文化信息的传递程度,以期提高翻译的质量。彝族特色文化正是传递文化信息的重点内容,而若仅仅为了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而直译所有的彝族特色文化反而让读者因不知其所以然而一头雾水。因此,使其恰当自然地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要尽可能的用自然贴切的语言传递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并使源语读者对源文文本的反应须和目的语读者对目标语文本的反应基本趋于一致。通过例证对比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应用于指导彝族特色文化翻译是可行的。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须遵循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翻译原则,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来处理彝族特色文化中的文化信息,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译作,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的了解源语文化,最终实现传播彝族特色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