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需求迅速增加,而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决定了道路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又由于交通资源分配的不合理,造成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公交)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模式,是解决目前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有效方式。然而城市快速公交系统项目投资巨大,涉及的技术难度大且集成度高,同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影响难以预料,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能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对项目建设进行调整。因而对快速公交系统做出适当的评价是该项工程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评价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评价特别是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模式,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指出快速公交评价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原则,系统研究了快速公交评价体系的适应性以及国内各城市公交体系的评价模式。论文从快速公交的特点出发,依托传统的公交评价体系,探讨了快速公交评价的理论、内容、原理、方法、要求和主要环节,在对评价指标体系充分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建立了基于社会环境评价、公交公司评价、技术性能评价与乘客满意度四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构造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确定了各综合评价指标的评价准则,提出了确定综合评价指标科学性的新方法。论文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对快速公交系统实施不同阶段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做归一化处理。论文在对多目标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的同时,分析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开发智能模糊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将智能化与模糊推理相结合,有效提高评价系统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论文以杭州市为背景,运用前文提出的快速公交评价理论与数学模型,对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存在的问题,确立了杭州市快速公交系统的空间和时间发展策略,对杭州市快速公交后续的建设、完善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