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化工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能源行业,对一国的国家安全、综合国力、人民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对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从GDP总量看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石油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支撑作用。本文以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效率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国内外行业效率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静态效率、动态效率及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和政策含义。以2007-2010年间13家上市石油化工企业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选取职工人数、主营业务成本、固定资产值作为投入指标,利润总额为产出指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静态效率进行研究,测算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技术效率,并将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各效率值的变化趋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于不在效率前沿面上的企业,分析其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指出了效率改进途径。运用DEA模型进行不含职工人数的效率分析、不含主营业务成本的效率分析和不含固定资产的效率分析,检验了模型的灵敏度。对不同股权结构的石油化工企业的静态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7-2010年间11家上市石油化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动,并将技术效率变动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可知,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技术的退步是生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规模效率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石油化工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然后,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选取总资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比例、两职分任、企业上市天数、企业产权结构及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比例作为分析指标,运用Tobi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资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两职分任、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比例、企业产权结构5个指标对石油化工企业的效率影响比较显著。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比例不是真正影响企业效率的因素。企业规模过大不利于效率的提高,董事长和总经理不由同一个人担任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现阶段国家加大对石油化工企业的控股比例更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本文认为合理控制规模;提高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推进产权改革,鼓励非国有企业发展有利于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