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在外伤性无晶状体眼进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时,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睫状沟内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视力效果、角膜内皮密度改变、并发症,评价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的使用价值,并探讨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替代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用于无后囊支持的外伤性无晶状体眼的可能性,总结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外伤性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经验。
方法:
选取我院外伤科2007年至2009年36例36眼后囊部分缺损无晶状体眼患者,分为A组(16例):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0例):睫状沟内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两组的视力效果、角膜内皮密度改变、并发症状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以相差0.1为一级,A组术后3月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值提高1级别者1例占6%,持平者6例占37%,减少1到2级别者6例占37%,减少2级别以上者3例占19%,B组术后3月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值提高1级别者1例占5%,持平者1例占5%,减少1到2级别者9例占45%,减少2级别以上者9例占45%,进行秩和检验,在a=0.05的检验水准下,两组无统计学区别(P=0.0682>0.05)。
同样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A组视力持平及提高或降低1级别者12例占75%,降低超过1级别者1例6%,提高超过1级别者占3例19%,B组视力持平及提高或降低1级别者13例占65%,降低超过1级别者2例10%,提高超过1级别者占5例25%,进行秩和检验,在a=0.05检验水准下,两组无统计学区别(P=0.4384>0.05)。
A组术后3日角膜内皮密度较术前减少90.925±71.537个/m㎡,术后1月角膜内皮密度较术前减少142.43±111.15个/m㎡,术后3月角膜内皮密度较术前减少206.46±190.35个/m㎡。
B组术后3日角膜内皮密度较术前减少121.66±100.66个/m㎡,术后1月角膜内皮密度较术前减少162.21±118.84个/m㎡,术后3月角膜内皮密度较术前减少205.86±110.94个/m㎡。
两组的术后3月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值对比P=0.0682>0.05,三个观察点角膜内皮密度对比P分别为0.3104,0.6123,0.9906均大于0.05,
对两组术后角膜内皮密度改变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在a=0.05的检验水准下,球形检验的P=0.000,故采用Greenhouse—Geisser的结果进行报告。结果显示,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0.88,P=0.464.处理主效应也无统计学意义,F=0.04,P=0.838。
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42.83,P<0.001,两两比较的结果表明: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96,其他时间点的比较显示,指标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并且相邻时间点的下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01。
A组出现4例虹膜色素脱失、1例眼压一过性升高、1例黄斑囊样水肿、1例人工晶状体自行脱位、1例再次外伤后人工晶状体脱位。两例人工晶状体脱位进行再次手术复位。
B组出现3例前房出血、2例虹膜夹持晶状体、1例眼压一过性升高、2例黄斑囊样水肿。
两组均未发生如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在3个月观察范围内,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视力效果、角膜内皮密度改变、安全性等方面均与睫状沟内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能无显著区别。
自发性的人工晶状体脱位可能是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的重要早期并发症,原因可能为术中夹持虹膜不足,但通过调整手术操作、保证虹膜夹持量,则可能可以避免此并发症;而对再次外伤引起的人工晶状体脱位而言,再次手术复位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可能比其他类型的人工晶状体更简单。
对于外伤性无晶状体眼,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因无需要对虹膜后粘连进行分离而可能更有优势。
综上所述,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良好的视力效果及足够的安全性,可能可以成为对睫状沟内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重要补充,是对有囊膜但虹膜广泛后粘连的无晶状体眼或无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