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草根机构等被统称为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私域-“第三部门”,越来越引起中外学术界的关注。中国几十年来相继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垄断资源和严格控制私人活动空间的格局,重构了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许多学者都认为第三部门是公民社会建立的重要标志,因为它们可以弥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也能促进民主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屡屡揭露的各种慈善组织丑闻却让其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善款的锐减和志愿者热情的降低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与西方国家发展比较成熟的第三部门不同,我国的部分第三部门(慈善机构)带有“官民”的双重性质。社会各界对新闻事件中第三部门的质疑和问责,都无不指向“官办”慈善机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表达了对“官办”慈善机构的失望和痛心。由微博转发引起关注的“郭美美事件”就像一个火药桶,引爆了民众对官办慈善组织的愤怒。但是同时笔者也惊喜地发现,由微博发起,传统主流媒体配合的“免费午餐”行动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所以,如果仅仅因为民众对红十字会的讨伐而断定中国慈善事业陷入低谷亦或者全盘否定中国的慈善事业,这个结论显然需要重新思考。民众面对“郭美美事件”为何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中国第三部门的媒介形象在主流报纸中被塑造成什么样子,从2002到2012年这十年间是否有所变化以及导致变化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从业者可以通过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塑造第三部门的形象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这都是本研究想要找到的答案。本文通过框架理论,根据“慈善组织”的关键字进行搜索,总结了2002-2012年9月份这十年间我国传统主流媒体《中国青年报》对慈善组织的报道框架,发现了慈善组织报道在数量、议题和话语文本上的几大特点。笔者试图梳理出慈善组织在这十年中的发展变化的历程,在此基础上试图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新媒体的发展特点,以《中国青年报》为例,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提出慈善组织日后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