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资源逐渐向城市集中,城市在地区乃至国家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其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支撑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竞争力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合肥工业立市的产业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支撑体系等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优势和不足进行探讨,有利于合肥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促使其更好地融入经济发展圈。
本文利用文献调查、数据检索、数据对比、实证分析等方法,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合肥、太原、武汉、郑州、长沙和南昌)近年的三大产业产出情况、从业人员分布、产业发展规模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肥的农业、工业&建筑业和其它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2001年分别为10.48%、49.30%和40.22%,在2006年为5.75%、47.54%和46.71%,相应的从业人员比重从2001年的0.98%、37.62%、61.40%趋向于2006年的0.44%、42.14%、57.43%。该数据说明合肥近几年三大产业结构比例日趋合理,具体表现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缓步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总产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三大产业比例和合肥“十一五”规划中经济发展目标中的产业结构比例仍有一定差距。进一步对合肥科技创新、企业规模、工业产出和高新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近几年合肥企业规模增长速度很快,工业产值增速很快,其中2004-2008这五年工业产值增速均超过25%,但从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来看合肥产业发展依然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
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科学资源、科技与教育投入进行统计,初步分析合肥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在城市科学资源方面,合肥高校教师数量和高等学校学生人数2004-2007年均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六,但从增速上来看高校教师数量平均增长率为11.16%,增速在六城市中排名第三,高等学校学生人数平均增长率为13.06%,增速在六市中排名第四;合肥的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较高,在六城市中排名第二。因此,合肥目前拥有的科学资源与其他五个城市相比较弱,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合肥教育科技财政投入在六市中的排名并不乐观,其支出绝对数量和增速在六市中排名均靠后。
通过对专利、科研项目和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产出情况进行统计,进一步分析合肥的科技支撑体系。合肥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在近年增长较快,2006年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002年的1.9和1.7倍,但由于起步较晚,其总排名在六省会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低位置。在科研项目资助方面,合肥2000-2008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资助数量和金额均逐年上升。在科技论文产出方面,合肥2005年、2006年、2007年发表SCI文章数分别为2394篇、3032篇和3132篇,总论文数在六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因此,合肥科技支撑体系综合创新能力在六省会城市中具有较好的竞争力。
基于以上统计和分析结果,提出五方面建议,包括增强政府在科技支撑体系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区域合作、产业调整、科技创新和专利申请,以加快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速度,促进合肥工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