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单位体制解体、政府本位失灵日益加剧,在我国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促生了大量产生于民、根植于民的基层群众体育组织,这类体育组织是基层居民以健身为目的群聚在一起而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数量庞大、类型繁杂的基层健身团队大面积兴起,进而成为群众体育组织中数量最多、活跃程度最高的组织类型。在历经二十多年的今天,无论是在中原腹地还是在大漠边关,纵观街头巷尾、公园广场,随处可见这些基层健身团队的身影,它们如同星星之火一般正以极强的生命力席卷中国大地。本文正是以这些贴近民众生活的基层健身团队为主要深入对象,立足于宏观层面、着手于微观组织、站在滕尼斯经典“共同体”的角度,主要运用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将研究的重心下沉到基层健身团队内部,通过观察健身群体的日常体育生活,从日常的“琐碎”生活中抽取真实、生动、鲜活的事例,考察、分析和勾勒出健身团队成员内部的运行秩序、日常生活和情感维系,揭示其隐藏在健身表象下的共同体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健身共同体”这一概念,并对健身共同体的内涵、现代价值、发展困境及其培育路径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剖析。在尝试解释清楚基层健身团队背后的共同体意义世界和未来发展之路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希望在当今社区建设举步维艰,社区凝聚力、社区归属感缺失的今天,能够通过对健身共同体的培育,对我国城市社区人文精神建设中的困境做出有效应答。首先,通过对理论性文献资料的研读和对现实性健身团队内部生活的体味,笔者试对健身共同体的内涵进行了界说:健身共同体是指人们出于健身为目的而自然结成的群体,这些群体的成员在共同参与健身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彼此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情感纽带,形成对群体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此基础上共同维护群体的内部秩序并承担起作为群体一员的义务和责任。其次,笔者分析了健身共同体对当代城市社区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以及对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作用,并阐述了社区健身共同体面临的两大现实困境:学术关注不足、人文关怀缺失和资源补给匮乏、发展基础薄弱,而后立足于宏观层面,从政府本位、资源掌控、社会驱动性这三个方面回答了政府在健身共同体培育中的主体地位。最后,对健身共同体的培育路径给出了现实性应答,笔者认为:对社区健身共同体的培育主要应该从政府的资源扶持和政策支持、公民参与意识和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入手,同时,健身共同体内部也应加强自身的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以实现由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协同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