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都发生了极大地变化,而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其能够直接体现教师是否掌握了新的教学理念和知识体系。一直以来,专家们都很关注教师的教学,并经常组织教师们进行听课和评课的教学活动,着重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在课堂研究的过程中,虽然专家们经常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但是教学方式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分析维度,因为它能够很直观地体现教师对于教学的处理手段。所以有必要对教学方式进行研究,从而反应现阶段教师教学的现状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教学方式概念的界定及教学方式的分类。通过已有的教学方式分类和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将教学方式进行分类,每种教学方式都具有化学学科的特色;第二,不同课型中教学方式的运用情况调查研究。首先对每节课例中的教学方式进行统计,再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对两节课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对不同课型中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课型之间的异同之处;第三,在化学课堂中,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匹配性研究。选取几个课例作进一步分析,分析教学方式时间安排的合理性,还有该教学方式能否完成该教学内容,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不同的课型对于教学方式的选择,共性在于都运用了较多的讲授,可见讲授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而且讲授不再只是口头描述,有多种讲授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每个课型都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方式。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逐渐多样化,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教学方式都运用得很合理。有的教学方式占用过多时间,有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不匹配,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关注教学方式运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