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问题,需要开发一种经济有效的修复技术。本论文在这方面做了尝试,研究了混合固定化菌强化脱氮技术及其在富营养化水体原位修复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得到结果如下:首先进行了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驯化和富集培养。驯化、富集培养硝化细菌过程中,在选定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经过23天的培养,硝化细菌对氨氮的去除能力基本稳定在90%以上,去除效果比较好。反硝化细菌,经过8个周期的培养,对硝酸盐氮的去除能基本稳定在90%以上,亚硝酸盐氮在中间过程出现了短暂积累后复原,试验结果显示亚硝酸盐氮积累可能与pH值、碳源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特别注意pH值控制范围和碳源选择。考察了以PVA和SA为载体的包埋方法。实验得出以PVA为载体的固定化最佳条件是PVA浓度为7.5%,SA浓度为0.5%,活性炭浓度为1%,交联时间为24h;以SA为载体的固定化最佳组合为SA浓度为4%,活性炭浓度为1%,CaCl2浓度为4%;综合考虑固定化球性能,认为在本实验中,采用以PVA为载体的包埋方法要优于以SA为载体的包埋方法。以PVA为载体包埋菌比为1:1、2:1、3:1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考察了三种球对模拟水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菌比为2:1的固定化球对总氮、氨氮的去除速度明显优于菌比为1:1、3:1的固定化球。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模拟富营养化水体混合固定化菌原位生物脱氮的研究。对模拟现场富营养化指标进行的监测显示,TN浓度为4.1~6.2mg/L、TP浓度为0.12~0.18 mg/L,pH为8.5~9.2,表明该水体已经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取其底泥和上覆水建立对照、投加游离泥和固定化泥三个模拟环境,考察其中各态氮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水体自身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和保持动态平衡的能力,TN浓度由最初的14.0 mg/L下降为9.2 mg/L,下降百分比为34%;在游离泥和固定化泥系统运行正常的阶段,第5天时,固定化泥对TN去除率为59%,而游离泥系统仅为31%;第7天时,固定化泥系统对NH4+-N去除率98%,而游离泥比为94%,低于固定化泥系统。在NO3--N、NO2--N去除方面,固定化泥系统中未出现积累现象,而游离泥系统中出现了较长时间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