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的主体部分(除引言外)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理论探讨,下篇为实证研究.前者为后者作理论铺垫,后者为前者提供数据支持.上篇题为"生活资源与社会分层的理论探讨",此部分采用一般到特殊的思维逻辑顺序,围绕两个议题展开论述.首先探讨了"社会资源与社会分层"的关系.论文认为社会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物,而社会分层的依据就是社会资源.然而,社会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哪些社会资源的占有状况直接影响人们阶层地位的高低呢?论文认为:其一,不同学者因其研究目的、重点、视角或方法的不同而对各种社会资源有不同的看法并形成不同的分层理论;其二,不同的社会形态或社会发展阶段所赋予各种社会资源的重要性不同,从而影响社会分层的性质;其三,以1949年后的新中国为例,由于国家所重视的社会资源类型不同而使中国社会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阶层结构.其次探讨了"生活资源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其一,生活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它能够而且必然成为社会分层的依据:其可行性在于,生活资源不仅是一种客观性资源,而且还是一种目的性资源,它能简单直观地反映各个社会的分层状况;其必然性在于,从全球范围看生活资源正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分层指标,从全国范围看生活资源正逐渐成为最适用的分层指标,它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其二,社会分层对人们的生活状况也会产生深刻影响:处于不同阶层地位的社会成员其生活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下篇题为"生活资源与社会分层的实证研究",此部分讨论了三个问题.首先,论文分析了住房资源是一种最重要的生活资源,因此可以选取住房资源作为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以作者参与的2004年2-4月对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市的800份问卷调查所获资料为基础,划分出五个社会阶层:即贫困阶层、温饱阶层、中间阶层、小康阶层和富裕阶层.其次,论文认为生活资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住房资源、交通资源、通讯资源和休闲娱乐资源,因此论文考察了上述五个阶层对各种生活资源的拥有状况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论文探讨了生活资源分层与其他分层指标之间的关系,即探讨了生活资源分层与工作单位的所有制性质、收入、教育以及职业等分层指标之间的关系,考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