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锻造用钢锭疏松缺陷的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性能、高参数大型设备的开发,对大型铸锻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钢锭的吨位和尺寸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钢锭内部疏松缺陷的产生机理和压实很有必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分布预测钢锭内部疏松缺陷的位置分布,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改善疏松缺陷,对优质大型锻造用钢锭的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温度场和固相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55吨和234吨钢锭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大型锻造用钢锭内部疏松的形成机理和规律,并得到了试验验证。进而采用优化的铸造工艺参数,分析了55吨-600吨大型钢锭的疏松缺陷。利用ProCAST软件中的孔隙率和DEFORM软件中的相对密度的关系,以铸造工艺模拟所得到的疏松缺陷为依据,建立锻造工艺模拟所需要的模型,采用WHF法对疏松缺陷进行压实,得到了合理的工艺参数。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数值模拟预测出了55吨钢锭疏松缺陷位的位置分布,经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分析出了钢锭与钢模之间最佳换热系数1200w/(m2·k),为其他吨位疏松缺陷的铸造工艺模拟提供了合理的依据。2.在234吨钢锭的双包浇注、凝固过程中,当后浇包温度较低时,对钢锭中上部的凝固影响很大,对冒口端和下部影响较小。钢锭上部凝固较快,使冒口较早失去了补缩能力,钢锭的热点下移,导致疏松缺陷偏下。在双包浇注温度相同、不同的两个方案中,对于钢锭同一高度而言,凝固前期固相线向中心的推进速度较快,随着凝固时间的延长,凝固速度减慢。在钢锭的整个凝固过程中,在距冒口线以下150-300mm区域凝固速度始终最快。在双浇包温度相同时,疏松程度比后浇包温度低时要轻,位置也有所上移。3.随着钢锭吨位的增加,钢锭所产生的疏松缺陷逐渐远离冒口线,向钢锭水口端偏移,且疏松带的宽度和长度都明显增加;在钢锭轴线方向上,疏松长度增加速度为2.296mm/t。相对于锭身长度而言,疏松缺陷位置的分布比较稳定,受锭身长度影响较小,分布于冒口线以下锭身长度的10%左右。疏松缺陷的长度受锭身尺寸的影响较大,其长度占锭身长度的比例从21.3%增大至55.4%。钢锭吨位越大,占锭身长度的比例明显越大,疏松缺陷长度越长。疏松缺陷的宽度相对于锭身直径变化也较为明显。小于267吨的钢锭,其疏松缺陷的宽度占锭身直径的1.4%左右。当钢锭吨位增大至296吨以上时,其疏松缺陷的宽度占锭身直径的比例大于3%,并呈逐渐增大的趋势。4.利用WHF法对锭身长4m、直径为3m的钢锭进行疏松压实,工艺参数为:砧宽比为0.7,压下率为20%,搭接量为10%时,进行多工序压实,当等效应变值为0.521,等效于应力值为50.8MPa,轴向应力值为13.7MPa,钢锭内部的疏松缺陷可以完全被压实。
其他文献
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全球约有120余种,分布于南亚,从玻利尼西亚西部、大洋洲、印度东部至菲律宾。国内外学者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64个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木脂素,此外还
研究了广州医科大学2004年~2014年的SCI论文总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量、论文被引率、高被引论文、热门论文等数据。结果发现,广州医科大学近10年SCI论文总数大幅上升,但
目前,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城市污水因其水质稳定,水量稳定,成为再生水的可靠水源备受广泛关注,加之再生水的处理技术和
医生的服务态度是医学人文关怀的具体形态。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江苏省某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对医生服务态度的耐心、专注、语言、神态、情绪、倾听、告知、解释、微笑
随着幕墙门窗形式多样性的发展以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对幕墙门窗系统的水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密性是幕墙门窗系统得以实现其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几项实验的
目的:子宫颈鳞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46.6万例的新发病例,其中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死亡的主要的原因,死亡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集中管理模式下建立财务信息化制度的原则、内容及其执行和完善。
通过对血液法律属性的法理分析,得出血液归属于产品或非产品均有可能不利于衡平各方权益的结论。立足《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基础,分析责任归责原则,认为在严格责任原则基础上,
电梯设备的接地,功能之一,是预防用电设备漏电造成的人身触电事故,功能之二,是电梯计算机控制系统"逻辑地"所必需,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电梯安装中是否正确采用接地
建国至今,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下,教育不断的发生变革,生物教育更是由于世界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而承受着各方面的挑战。这种趋势下,生物课堂改革已刻不容缓,而课堂教学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