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重中之重,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失地农民现象不断凸显。这些失地农民的现状如何?农民失去土地前后的差异何在?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对此,本文以辽宁省丹东市开发区失地农民问题为个案,研究了失地农民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引言简要概括了研究失地农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中国共产党有关农民的基本观点。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农民及失地农民内涵进行界定和分类,将失地农民按失去土地数量的多少分为完全失地型农民和部分失地型农民两种;按失地农民征地前家庭收入多少分为职业型农民、兼业型农民和名义型农民三种类型。本文第二部分还分析了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在征地时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工作流动性强、失地后续问题多等特点。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失地农民面临的安居、就业、福利和未来发展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其主要成因。 第四部分主要概括了失地农民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扩大消费需求,但如果对失地农民问题处理不当,将对社会稳定有一定影响,同时失地农民自身也容易出现返贫现象。 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主要思路。通过对丹东开发区失地农民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包括完善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加强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优化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以集体经济为载体的保障、促进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等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