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杨酸(Salicylic acid,简称SA),即邻羟基苯甲酸,是一种简单的酚类化合物,由于具有杀菌防腐、抗炎、抗风湿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等领域。水杨酸同时也是化妆品的常用功效成分之一,用在皮肤上有美白、祛痘等作用。水杨酸为脂溶性化合物,由于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使得水杨酸的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是采用不同的壁材制备微胶囊化的水杨酸,目的在于提高水杨酸的水溶性,提高其控缓释性能,减轻刺激性,并应用于化妆品等相关行业。首先,以β-环糊精(p-Cyclodextrin,简称p-CD)为壁材,水杨酸为芯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β-CD/水杨酸微胶囊。FIR、UV-Vis、1HNMR和2D ROESY等表征用来鉴定p-CD/水杨酸微胶囊的结构,结果表明水杨酸与β-CD之间存在弱的相互作用,水杨酸和p-CD以1:1的摩尔比进行包结。热重表征表明微胶囊化提高了水杨酸热稳定性。本文采用PM3和ONIOM(B3LYP/6-31G:PM3)等方法进一步研究了p-CD/水杨酸包结物的包结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更深入地探究了β-CD与水杨酸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水杨酸与β-CD形成包结物后破坏了水杨酸分子内氢键,并且主客体之间形成了分子间氢键作用,同时也考察溶剂效应对包结过程的影响。DPPH法被用来测定物质的自由基清除率,通过自由基清除率的大小来表示抗氧化能力的强弱,结果表明水杨酸与p-CD形成包结物后抗氧化活性得到明显地提高。其次,用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简称COS)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壳寡糖/水杨酸微胶囊,以微胶囊的装载量和包结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得到的制备工艺为:壳寡糖浓度=2%,壳寡糖:水杨酸=1:0.5(m:m),进风速度3.9m·s-1,进料泵速8ml·min-1,进风温度170℃,壳寡糖/水杨酸微胶囊的装载量和包结率分别是19.1%和21.5%。本文进一步通过FTIR、马尔文粒度仪、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等光学表征表明壳寡糖/水杨酸微胶囊的结构,微胶囊平均粒径变化值为3μm~20μm, TG-DSC表征结果表明了经壳寡糖微胶囊化的水杨酸热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提高。采用透析袋法的体外缓释实验分析表明壳寡糖/水杨酸微胶囊在6小时内的释放量约为是其纯品的50%,该结论指出微胶囊化可明显地提高水杨酸的缓释性能。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了水杨酸及其微胶囊对痤疮的三种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性,实验结果表明:水杨酸、壳寡糖/水杨酸微胶囊对3种痤疮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此外,本文将水杨酸微胶囊与天然茶树油进行复配,目的是确保同等抑菌作用的同时减少水杨酸微胶囊的使用量,进一步降低抑菌产品的刺激性。本研究表明微胶囊化可明显地减小水杨酸对皮肤的刺激性并具有控缓释性,将微胶囊与天然精油复配也为降低水杨酸刺激性提供了一种途径,使得水杨酸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地推广,为水杨酸在日化品等行业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