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联盟文化资本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vf43g43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迫于强大的竞争压力,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调整,从对立竞争走向合作竞争,经营方式的重点转向战略联盟。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组织形式,己被众多当代企业家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 自从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需要在短期内提高竞争力,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参与战略联盟。但是长期以来,战略联盟的成功率不高,如何维持战略联盟的稳定性是学术界和理论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导致战略联盟不稳定的诸多因素中,文化是一个关键因素。总结相关文献,发现目前战略联盟和企业文化的理论很多,但很少从文化资本的角度来研究战略联盟的稳定性,本文将二者结合,探讨文化资本管理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了战略联盟文化资本管理的一般模式。 首先,本文研究了企业文化资本的含义、特征、功能、构成维度、形成因素以及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从而指出文化因素的特殊作用。优良的文化资本有助于增强战略联盟稳定性,其主要贡献有:文化资本专用性提高了战略联盟的退出壁垒;战略联盟文化资本的管理能够提高战略联盟的绩效,降低失败风险:文化自身的凝聚力有助于提高战略联盟稳定性。其次,本文分析了战略联盟文化资本的特点,并提出了战略联盟文化资本管理的一般模型,将战略联盟文化资本管理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目的与审核、合作伙伴选择、合作方式选择、文化资本培育和评价与调整,这五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循环往复。最后,本文分析了娃哈哈与达能形成的战略联盟的失败案例,得出其战略联盟中文化资本管理方面的缺失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验证本文观点。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旅游目的地在旅游信息的收集、获取、传播以及旅游交易方面较传统营销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发挥新媒体的合力促进旅游目的地营销,能够有效地
在全球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国家竞争力不断的提高,中国已经开始了大国重新崛起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优势行业已经走出国门,进入了全球竞争的行列。随
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交通改善以及老年化、休闲化的趋势,乡村旅游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分布的集聚化和经营的集团化趋势。乡村旅游集聚化可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