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亚致死剂量的内毒素(即脂多糖)诱导D-半乳糖胺致敏大鼠急性肝衰竭、肝细胞凋亡情况及肝损伤发生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实验,分为6h、24h、和48h取材3大组,每个大组再分为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处理组大鼠以脂多糖(50μg/kg)+D-半乳糖胺(300mg/kg),用1ml无菌生理盐水溶解后腹腔内注射,对照组动物仅腹腔内注射1ml生理盐水。在相应时间点,下腔静脉采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肝组织常规固定,HE染色后光镜检查;肝组织细胞凋亡的检测分别行透射电镜检查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分析(TUNEL分析);基因表达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结果所有处理组大鼠ALT、AST和TBIL在6h内即显著升高,24h达到峰值,48h仍维持于高水平。肝脏大体形态显示所有处理组大鼠肝脏明显水肿、失去正常红润光泽而略显苍白、表面见散在的点状及片状出血点、质地偏韧。HE染色可见处理6h,肝组织即呈现充血,碎片状坏死和较多炎性细胞浸润;24h肝细胞开始空泡变性、肿胀,并可见亚大块坏死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48h则多数肝细胞空泡状变性,可见大片坏死,肝组织小叶结构紊乱。透射电镜检查和TUNEL分析均显示,6h、24h和48h处理组凋亡的肝细胞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24h和48h处理组的肝细胞凋亡多于6h处理组。各时间点TNF一αmRNA表达水平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处理组IL—lβ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其高峰值出现于6 h;iNOSmRNA在正常对照组无表达,6h处理组有高水平表达,24h和48h则显著降低;p53基因在对照组和6h处理组有低水平表达,在24h和48h处理组表达明显较高。结论亚致死剂量脂多糖可诱导D-半乳糖胺致敏大鼠发生急性肝衰竭;本模型是较理想的内毒素性急性肝衰竭的实验动物模型;肝损伤的发生与iNOS基因早期高水平的表达有密切关系;细胞凋亡是其重要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在疾病的中晚期,肝细胞凋亡与P53基因的高水平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