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石油行业工程硕士主要是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式上需要高校与石油企业双方的紧密合作。全日制石油行业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校企双方是否有较强的合作动力,而合作动力的发挥关键在于合作动力要素的协同促进。因此,研究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石油行业工程硕士的动力机制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是全日制石油行业工程硕士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要。首先,本文以产学研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分析方法研究校企联合全日制石油行业工程硕士培养系统的系统结构,着重分析系统的内外部环境、系统主体构成、系统运行遵循的原则以及系统的目标。从而构建了系统的结构模型,认为系统是在各种原则规律的指导下,系统各主体以各种资源的投入参与人才的培养,以促使系统目标完成的全过程。然后,在系统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形成的动因以及影响系统运行的因素。动因分为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其中内部动因主要来自于石油企业与石油高校,外部动因主要来源于经济社会;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系统运行的因素,主要是外部环境因素、内部资源因素、个体因素、规章因素以及系统行为主体相互关系因素。最后,根据对系统的全面分析,构建了系统动力指标体系,通过调查分析,得到了影响系统运行的主要动力指标。再根据主要的动力指标设计了相关机制以促进系统的良性发展,主要包括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增强系统运行动力、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保障系统运行动力、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推进系统可持续性运行。全日制石油行业工程硕士的培养是石油行业高技术人才的重要来源,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关键。校企联合对全日制石油行业工程硕士进行培养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必然结果。通过研究系统各主体的行为,掌握系统运行的动力以及影响系统运行的因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促使系统完成其目标和保障其可持续性的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