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许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我国民办基础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1997年李鹏总理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6号)发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以及2002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来,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发展的景象。2018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4号),发布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此法的实施,进一步规范我国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使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依法、规范、有序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国家及各地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基础教育已发展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民办基础教育已成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础教育多样化需求、扩大基础教育供给、推动基础教育大众化、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民办基础教育事业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是分不开的。尤其是2017年9月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作为国家对民办教育发展的国家大法,规范和引领各级政府制定出台与之相适应的,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使得民办基础教育有序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政策基础。党的十九大后,浙江省政府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引领下,从浙江省的实际出发,继续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并结合新时代特点,相继制定出台各类鼓励政策举措,使全省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系列法规政策,不但从宏观上为浙江民办基础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成为浙江民办基础教育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浙江省民办基础教育在快速发展之后,在办学规模和层次上有了较好基础后,也必然要从发展模式上做出调整,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上来。然而浙江民办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成为民办基础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例如办学时间长短不一,不少学校无法把握基础教育规律;办学主体法人属性不清晰,民办学校权益难以保障;融资渠道不畅通和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办学经费紧张;师资队伍不稳定,影响民办学校基础教育培养质量;内部管理混乱,师生权益得不到保障等,这些问题和因素影响了民办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基础教育的宏观形势下,如何把握机遇,从中观和微观上解决民办基础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政策制定以及执行方面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有利于促进浙江民办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摆在浙江省各级政府和民办基础教育者面前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以诸暨市为例,运用相关的公共管理理论,围绕浙江省各级政府在民办基础教育发展中政策制定、执行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政府在民办基础教育发展中的行为逻辑,尝试提出有利于浙江省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实践提供参考。
本文主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思路、方法,并对中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奠定选题研究的文献基础;
第二部分为概念理解和理论基础。对本选题相关核心概念进行比较全面的界定,奠定本选题研究的概念基础;同时,根据研究主题以及文献梳理,寻找本选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奠定本选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为浙江省民办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以诸暨民办基础教育发为例,详细介绍了浙江省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现状;
第四部分为问题与原因。在对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浙江省政府民办基础教育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
第五部分为对策建议。基于对浙江省民办基础教育现状分析、问题归纳及原因剖析,提出完善浙江省民办基础教育政策扶持的对策建议:完善民办基础教育政策法规,提升民办基础教育扶持政策质量,优化民办基础教育扶持政策执行环境等等。
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是分不开的。尤其是2017年9月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作为国家对民办教育发展的国家大法,规范和引领各级政府制定出台与之相适应的,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使得民办基础教育有序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政策基础。党的十九大后,浙江省政府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引领下,从浙江省的实际出发,继续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并结合新时代特点,相继制定出台各类鼓励政策举措,使全省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系列法规政策,不但从宏观上为浙江民办基础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成为浙江民办基础教育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浙江省民办基础教育在快速发展之后,在办学规模和层次上有了较好基础后,也必然要从发展模式上做出调整,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上来。然而浙江民办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成为民办基础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例如办学时间长短不一,不少学校无法把握基础教育规律;办学主体法人属性不清晰,民办学校权益难以保障;融资渠道不畅通和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办学经费紧张;师资队伍不稳定,影响民办学校基础教育培养质量;内部管理混乱,师生权益得不到保障等,这些问题和因素影响了民办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基础教育的宏观形势下,如何把握机遇,从中观和微观上解决民办基础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政策制定以及执行方面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有利于促进浙江民办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摆在浙江省各级政府和民办基础教育者面前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以诸暨市为例,运用相关的公共管理理论,围绕浙江省各级政府在民办基础教育发展中政策制定、执行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政府在民办基础教育发展中的行为逻辑,尝试提出有利于浙江省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实践提供参考。
本文主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思路、方法,并对中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奠定选题研究的文献基础;
第二部分为概念理解和理论基础。对本选题相关核心概念进行比较全面的界定,奠定本选题研究的概念基础;同时,根据研究主题以及文献梳理,寻找本选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奠定本选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为浙江省民办基础教育现状分析。以诸暨民办基础教育发为例,详细介绍了浙江省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现状;
第四部分为问题与原因。在对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浙江省政府民办基础教育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
第五部分为对策建议。基于对浙江省民办基础教育现状分析、问题归纳及原因剖析,提出完善浙江省民办基础教育政策扶持的对策建议:完善民办基础教育政策法规,提升民办基础教育扶持政策质量,优化民办基础教育扶持政策执行环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