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湾属于典型的喇叭型海湾,海湾水域面积4800km2,北临长江口,西连钱塘江,东部通过嵊泗、大衢、长涂、岱山及舟山等岛屿之间的水道与东海相通。自60年代以来,持续不断的围垦工程使杭州湾海岸线向海推进,这必然会造成其内部水动力过程变化,进而影响泥沙输运、污染物扩散、河床冲淤等物理过程。而围垦工程所引起的水动力效应往往是不可逆的,因而对过往围垦工程效果的评估及对未来工程的预测都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采用历史资料和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1962、1973、2005、2015年4个不同时期杭州湾海岸线的变化情况。然后,基于长江口-杭州湾地形资料,建立了非结构、高分辨率地形网格的FVCOM水动力数值模型,并运用验证后的水动力模型,在未考虑实际地形变化和其它气象因素的前提下,结合遥感影像分析的岸线数据,以1962年(60年代初大规模围垦工程前)、2005年(1962年后-2005午期间围垦工程)和2015年(近10年围垦工程)的岸线数据为三种不同计算工况,对比了计算区域潮位、潮流、余流的变化情况,分析近53年岸线变迁对其内部水动力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遥感数据表明,近53年围垦工程造成杭州湾南岸岸线变迁剧烈,北岸相对缓和。其中澉浦-慈溪断面从1962到2005河宽缩短约17%,乍浦-庵东断面缩短约14.5%,人类围垦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构建的FVCOM三维水动力模型能够较好模拟杭州湾及其周边海域的潮动力特征,符合实际情况。模拟结果体现出杭州湾湾顶、湾口和周边海域潮位不同步现象,并通过计算得出舟山群岛水道内潮能通量数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探究和利用。数值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杭州湾湾顶天文大潮高潮水位在围垦工程后有一定程度抬升。1962-2005年之间进行的围垦工程造成湾顶天文大潮高潮水位约0.5m~1m,与实测资料增加约0.5m较接近,但对湾内高潮水位影响较小。2005-2015年之间的围垦工程使得湾内局部区域天文大潮高潮水位增大约0.2~0.5m,对湾顶及其以上区域的水位影响较小。两种情况下围垦工程对低潮位的影响均相对较小。此外,围垦工程对湾口及外海水位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湾内潮流椭圆随着岸线变化而变化,变化的剧烈程度自湾顶向湾口递减。1962-2005年之间进行的围垦工程造成河道断面潮汐主流道随岸线收缩向北偏移。潮流流速变化不均,主体特征表现为湾顶附近流速加大,南岸庵东浅滩区域流速减弱,湾内流速变化较小。2005-2015年间的围垦工程对杭州湾潮流影响相对较小。杭州湾湾顶区域,特别是澉浦-慈溪断面附近,围垦工程进行后余流增幅显著。余流表层、中层、底层变化特征相似,但受底摩擦影响,变化幅度自表及底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