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世界范围内磷(P)是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土壤中大部分磷生物有效性低。钼是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微量元素,同时也是是微生物和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磷与钼在植物体内存在协同效应。然而,钼介导的不同作物根际磷素动态变化及转化特征尚没有系统研究,本文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在豆科作物和非豆科作物系统中,钼对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根际代谢物及土壤磷转化特征的影响。(1)16S r RNA测
【基金项目】
: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Program No. 41771329);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16YFD0200108); the 948 Proj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范围内磷(P)是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土壤中大部分磷生物有效性低。钼是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微量元素,同时也是是微生物和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磷与钼在植物体内存在协同效应。然而,钼介导的不同作物根际磷素动态变化及转化特征尚没有系统研究,本文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在豆科作物和非豆科作物系统中,钼对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根际代谢物及土壤磷转化特征的影响。(1)16S r RNA测序结果表明钼在不同分类水平上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组成。与不施钼处理相比,无论是在大豆还是玉米根际土壤中,施钼均增加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所占的比例。在大豆根际土壤中,2个细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在缺钼和施钼处理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39.43%和57.74%,而在玉米根际土壤中,2个细菌门所占比例之和在缺钼和施钼处理分别为44.51%和46.64%。在纲(class)水平上,大豆根际土壤缺钼与施钼处理在酸杆菌、放线杆菌、变形杆菌、氯氟莱西菌、酸杆菌DA052、假丝酵母菌科瑞氏杆菌、罗氏杆菌、开氏杆菌等纲的丰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玉米根际土壤中,缺钼与施钼处理在酸杆菌、放线菌、噬细胞菌、变形菌等的丰度上存在显著差异。Lef Se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玉米根际土壤中缺钼和施钼处理存在105个细菌差异种群(biomarkers),而在大豆根际土壤中缺钼与施钼处理存在着30个细菌差异种群(biomarkers),这些结果表明长期施钼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的存在一定的影响,而不同作物的根际土壤在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2)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了施钼和不施钼处理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中代谢产物的差异。施钼后玉米根际土壤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大豆根际土壤中有10种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属于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缺钼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的根际土壤中有53个差异代谢物,而在施钼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的根际土壤中有70个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脂和次生代谢物。这些结果表明不同作物根际过程对土壤中代谢产物的影响远大于钼对土壤代谢产物的影响。(3)研究了豆科及非豆科作物系统根际土壤磷的转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期施钼降低了豆科和非豆科作物轮作体系根际土壤p H,而缺钼则提高了2种轮作体系非根际土壤p H;相反的,长期施钼提高了豆科和非豆科作物轮作体系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而缺钼则降低了2种轮作体系非根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类似的,长期施钼增加了豆科和非豆科作物轮作体系根际土壤微生物磷含量,降低了豆科和非豆科作物轮作体系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磷含量;施钼还显著增加了根际及非根际土壤中有效磷组分(H2O-Pi和Na HCO3-Pi)的含量及比例;施钼增加了豆科及非豆科作物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植酸酶的活性,显著上调了pho N/pho C,pho D and BPP等基因的表达量,且这些基因在根际土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中的表达量。这些结果说明,长期施钼可能通过增强土壤磷转化相关的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来提高了根际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4)施钼提高了作物磷吸收效率并维持叶绿体结构的稳定性。施钼后豆科作物和非豆科作物生物量、产量、及磷吸收量均显著增加。施钼降低叶绿体变形而引起的叶片损伤。与不施钼处理相比,施钼处理叶片的气孔长度和宽度较大。这些结果表明,钼通过增加作物不对磷的吸收和同化,维持叶绿体、气孔和叶肉细胞的形态稳定,进而增加作物生物量和籽粒产量。
其他文献
微分方程在当今科学研究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很多源于物理学,工程学等科学领域,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本文综合运用变分法,上下解方法,拓扑度理论,临界点理论等多种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了若干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与多重性.全文共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实际应用背景以及主要结果.第二章是预备知识,介绍本文用到的记号以及主要引理.从第三章到第五
实验一交联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质的检测和分析目的制备交联明胶微球并检测和分析其物理性质。方法以普通碱性明胶为原料,25%戊二醛水溶液为交联剂,采用改良的双相乳化冷凝交联法制备交联明胶微球。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微观形态,测定微球在37℃生理盐水中充分溶胀前后的平均直径和最大溶胀率。微电泳法测定微球的表面电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交联明胶微球结合和体外缓释pcDNA3.1-Myc-His B(-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及粒子物理等领域。它们处在各种电磁、高能粒子的辐射环境中,受到总剂量辐射、单粒子辐射及瞬时效应等多种辐射效应的影响,其工作可靠性及寿命周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其中,总剂量辐射效应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电子系统辐射效应仿真为系统抗辐射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既缩短了研发周期又减少了
目的:探讨DelbetⅡ、Ⅲ型儿童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手术治疗的DelbetⅡ、Ⅲ型儿童股骨颈骨折48例(48髋),均借助骨科牵引床,施以轻柔的手法进行闭合复位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早期复位组为伤后24 h以内手术,有20髋;延迟复位组为伤后超过24 h手术,有28髋。术后复查时根据Song
含金属双原子分子离子广泛存在于地球和星际空间中,其光谱的研究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可能还是激光冷却分子实验的候选分子。因此,对含金属双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结构及光谱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论文主要针对含金属双原子分子离子SrH+,SrCl+,AlCl+和AlBr+开展理论研究,采用内收缩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internally contraction
聚合物纳米胶囊是由聚合物制成的纳米尺度的中空球体,在封装、控制释放、成像和催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科学家们采用模板法策略、自组装策略、乳液聚合策略和树枝状分子策略等传统方法构建了空心的聚合物纳米胶囊。然而,这些方法大多需要模板或预先组织好的结构来形成一个核-壳结构,然后移除模板或核来产生一个空心球体,过程复杂且繁琐。因此,发展新的简单的聚合物纳米胶囊制备方法仍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近些年来,科
临床上由于炎症、颌面部先天畸形、外伤与肿瘤等原因导致的骨缺损不仅影响咀嚼、发音、进食等功能,而且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对骨组织的缺损进行修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一种模拟人线粒体DNA设计的寡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eleotide,ODN)即ODN MT01具有较为明确的促进成骨的作用,主要体现为:首先MT01可以通过上调人及大鼠成骨细胞内成骨标志
半群的Von Newmann正则性在半群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半群S称为(von Neumann)正则的,如果对于任意a ∈ S均有a ∈ aSa.sekik1956年利年利左理想和右理想刻画了半群的正则性,证明了半群S是正则的当且仅当对于S的任意右理想A及左理想B均有AB = A ∩B.从此以后,许多作者利用其他种类的理想,如双边理想,双理想(bi-ideal),拟理想(quasi-ideal
自从2004年Novoselov和Geim等人成功的用机械剥离的方法制备出石墨烯后,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层状材料,包括氮化硼、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SnSe以及其它复杂层状化合物。它们当中有的以弱范德瓦尔斯力结合,有的还存在其它类型的化学成键。这些特殊的层间相互作用,对于材料的制备和物理性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几种不同层状材料的层间耦合、缺陷及热输运性质进行了探索,研究内容和结
超离子导体又称为固体电解质,具有极高的离子电导率(≥0.01S/cm)。与液态电解质相比,超离子导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能源和固体离子器件领域表现出巨大应用潜能。本文中,我们结合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量和第一性原理计算,以超离子导体AgCl、AgBr、LaF3和Lu F3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这些超离子导体在高压下的电输运行为。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量方法,研究超离子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