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双塔建筑风荷载及风致干扰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荷载是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荷载之一,对于高层、大跨、高耸等结构,风荷载甚至可能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荷载。对于一些体型复杂、高度超限、有严重干扰等风荷载难以确定的建筑结构,目前主要通过风洞实验预测其风荷载分布。随着近年来钝体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数值模拟已经可以比较准确的计算建筑工程中的风工程问题,现如今已经成为风洞实验的重要辅助手段应用于结构风工程。相比风洞实验,数值模拟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数值模拟可以更加准确的模拟边界条件,可以对建筑表面风荷载和周围风场进行全尺寸全过程模拟,并得到各个物理量的连续分布信息,拥有更加广泛的运用空间。本文基于FLUENT14.5软件平台对结构风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基于FLUENT14.5软件平台对国际上通用的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且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的结果与TJ-2风洞实验数据分析了覆面网格、壁面函数、离散格式、湍流模型、来流风向角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为数值模拟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并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②采用数值模拟研究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中超高层双子楼的风荷载分布及风致干扰效应。对建筑周围流场、建筑表面风压分布进行了定性分析。从代表高度测点的风压、体型系数、基底弯矩三个角度对双塔之间的相互干扰效应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将无干扰时的壁面风力、顺风向弯矩与采用规范方法的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双塔之间的干扰主要为串列布置时的遮挡效应和并列时的狭道效应,狭道两侧的建筑壁面的局部负压增加了一倍,体型系数的干扰因子达到1.45。双塔相互干扰对建筑其它壁面的体型系数和基底弯矩取值的影响不大,干扰因子在1.1以下。双塔并列时受力极为不利,基底扭矩和绕X轴的基底弯矩同时出现最大值,同时绕Y轴的基底弯矩也不为0。③对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中的超高层双子楼以及周边建筑群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不同风向角下的建筑表面风压分布。重点分析了在风致干扰作用下,建筑最不利受力及其干扰因子。在建筑群的干扰下,建筑壁面体型系数最大正压的干扰因子为1.099,最大负压的干扰因子为1.18,绕X轴基底弯矩最大增加了近16%,绕Y轴基底弯矩最大增加了9%,基底扭矩在干扰作用下有所减小。
其他文献
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RC掉层框架结构作为山地建筑结构的典型代表得到了广泛应用。掉层框架由于其特殊的不等高接地方式,存在严重的竖向不规则。在汶川地震震害调查
蜂窝梁具有截面形式合理、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因而被应用于厂房、办公楼、高层建筑、桥梁及轮船等工程。然而这种构件的设计要素复杂,经验因素影响很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为重点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矛盾,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平山造地、上山建城。黄土高填方建设施工面积大,施工工艺复杂,由此引起的地基沉降问题突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与钢框架结构相比,有更大的刚度和稳定承载力;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承载力强,自重小,延性好,因此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在工程中日益得到广泛应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增速很快,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建设力度更是前所未有。然而西北部由于地处内陆土质主要以砂土为主,砂土的粘结性较差导致建筑物或构筑物发生
张弦梁结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空间结构新形式,已在一些大型的工程中得以应用。目前,该类结构的抗震分析和设计研究总体还很薄弱。本文系统地对该类结构的多维地震响
随着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试验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工程实际中疲劳破坏现象的不断涌现,混凝土结构的疲劳问题更加受到重视。其中混凝土梁的疲劳破坏问题是混凝土结构构件疲劳问题研究
开合屋盖结构是一种崭新的结构形式,移动屋盖结构的实现是把一个完整的屋顶结构按照一定的规律划分成几个可动和固定单元,采用适当的机械技术,使可动单元能够按照预期的轨迹
如今在铁路、公路和城市高架道路桥梁设计中,一方面,为了跨越山涧河流,满足城市立体交通的需要,出现了较多的柔性桥墩柱;另一方面,从美观、经济角度,桥梁由原来的笨重结构逐
本文主要研究SRC框架—RC核心筒竖向混合结构中过渡层位置的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及变形情况。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底层